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廣西邊遠民族地區:傳統渡運結下濃濃“渡情”

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廣西,生活著壯、漢、瑤、苗等12個世居民族和滿、蒙古等44個其他民族民眾。渡運作為一種傳統的出行方式,在助力廣西邊遠民族地區民眾便捷出行和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鍵作用。

在老堡新碼頭渡口,搭運貨車的渡船準備停靠碼頭。 唐夢琳 攝

無縫接駁 實現下車即上船

近日上午,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老堡鄉老堡新碼頭渡口,一艘渡船緩緩停靠在岸邊,剛從縣城趕集回來的村民有說有笑地登上渡船。

老堡鄉所在的老堡新碼頭渡口,是尋江、都柳江和融江三江交匯處,也是縣城通往老堡鄉、融安縣和融水苗族自治縣的重要水上交通樞紐。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以前沒有渡船的時候,去縣城要繞很遠的路,非常不方便。現在通過渡船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到達對岸。

老堡鄉是多民族聚居鄉,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比高達90%以上。該鄉鄉長肖云介紹,由于河流的分布和阻隔,老堡鄉11個村落錯落分布在尋江、融江的兩岸。對于村民來說,渡運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為更方便村民出行,減少候車候船時間,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交通運輸局自2021年2月起推動城鄉公交與渡船無縫接駁,實現下車即上船的無縫銜接。此外,針對經常往來兩岸的學生群體,當地設置了護學小組和公益崗,維護上下學高峰期渡運秩序,保障渡運安全。

三江侗族自治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韋鋒介紹,該縣共設有渡口23道,為保障渡運安全,當地大力推進渡口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作,并于2023年試點開通廣西全區首個三輪車專渡,通過升級改造渡運設施,切實解決了當地民眾三輪車過渡出行難的問題。

開往羊咀村方向的渡船。 唐夢琳 攝

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以前我們這里的農產品很難賣出去,現在有了渡船,我們的農產品可以便捷地運到對岸去賣,時間物流成本降低了,價格也提高了不少。”一位在桂林市平樂縣長灘渡口等候渡船的村民告訴記者。

羊咀村位于長灘渡口周邊,當地盛產鷹嘴桃。過去,羊咀村的村民想要到達鎮集市,最便捷的渠道只有渡運。

平樂縣平樂鎮長灘村駐村第一書記韋小勇介紹,為帶動民眾發展產業,羊咀村不斷完善整村基礎設施。自2019年起,進村產業路從泥巴路修繕為硬化路,采購商會開車進村采購鷹嘴桃、柿餅等農產品,但彎彎曲曲的山路只能通往縣城,對于想要到達鎮集市的村民卻不方便。

“對岸不遠處就有一個農產品物流園,渡口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渡船的升級改造,對村民們銷售自家農產品提供了極大便利。”韋小勇說。

三江侗族自治縣“龍舟節”在三江口舉辦。 黃朝慶 攝

交旅融合 民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民族地區“休閑旅游熱”逐漸興起,廣西作為多民族聚居區自然也不例外。

每逢陽春三月,漫山遍野的桃花盛開,羊咀村便成了“桃花島”,吸引眾多游客乘船上島賞花。村民們身穿瑤族服飾,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瑤族香龍舞,展示瑤族婚嫁儀式流程,讓游客流連忘返。

“渡運不僅方便了我們的出行,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讓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了。”長灘村委會副主任薛玉玲說。

渡運的便捷通暢,不僅為促進民族村寨與沿河鄉鎮的交流提供了必要交通支撐,也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保障。

三江口生態旅游區位于三江侗族自治縣老堡鄉、良口鄉境內,四面環水,景色宜人,而游客通往永興洲的唯一途徑便是渡運。為促進交旅融合發展,三江侗族自治縣交通運輸局在三江口新設置西洲島碼頭,并新增一艘80客位的仿古渡船,不斷滿足當地水上旅游渡運需求,帶動集體經濟和當地民眾增收。

藍天白云,碧水悠悠。一艘艘往返于江河兩岸的小小渡船,承載著兩岸民眾對便捷出行的向往。未來,廣西交通運輸部門還將繼續指導渡口渡運規范管理,不斷完善服務設施,保障渡運安全,讓民眾坐上“放心船”、乘上“平安渡”。(完)

關鍵詞: 傳統渡運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