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謝飛亮相釜山國際電影節:聚焦劇本創作與融媒體未來

第29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于本月2日至11日在韓國釜山舉行,多部中國影片在電影節期間陸續展映。其間,中國著名導演謝飛于釜山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回顧自己與釜山電影節的“緣分”,分析當前影視創作趨勢,呼吁未來中國電影要打破傳統影院的局限,走向多渠道的融媒體發展。

謝飛是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湘女蕭蕭》《本命年》《香魂女》等。謝飛執導的《香魂女》曾在1993年榮獲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中國電影走向國際的重要標志之一。此次到訪釜山,謝飛先后出席《香魂女》放映及大師班講座,以及“與謝飛導演共度中國電影榮耀之夜”活動。

當地時間10月5日,中國導演謝飛在釜山接受媒體采訪。中新社記者 劉旭 攝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釜山電影節。20多年前,我執導的電影《益西卓瑪》曾在釜山電影節期間放映,而且是在海邊沙灘放映。”謝飛對記者回憶說,“當時海邊擺放了能容納上萬名觀眾的椅子,還有一塊大銀幕,影片直接投放上去,我印象很深刻。”

“釜山電影節今年是第29屆,最初它的名氣相較于其他國際電影節來說并不算很大,但是它把焦點對準了青年人和亞洲,使得它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影響越來越大。以電影節的形式推動文化交流,這是一件好事。”謝飛說。

當地時間10月5日,中國導演謝飛出席“中國電影榮耀之夜”活動。中新社記者 劉旭 攝

談及電影創作,謝飛尤其強調劇本的重要性。“這次在釜山放映的我的作品《香魂女》就是改編自河南軍旅作家周大新的作品,我認為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在當年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就在于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和表達的思想打動了全世界的觀眾。”謝飛說,“我們經常談論電影‘走出去’的問題,但實際上能夠‘走出去’的作品并不受題材限制,只要一部作品在人物的刻畫和思想的提煉上能夠打動觀眾,那么這部作品就會被人理解,自然就可以‘走出去’。”

謝飛同時強調,當下是融媒體時代,中國電影未來不能局限于“小影院”模式,應該走向各渠道的廣泛融合。“一方面我們有一大部分觀眾已經養成了在電視和網絡上收看節目的習慣,另一方面有一些類型電影的受眾并不在影院,如果投放到網絡上可能收視效果會更好。”謝飛表示,“我們一定要打破觀念,不能電影只管電影、電視只管電視、網絡只管網絡,應該是結合為一個融媒體的大家庭,通盤發展。”(完)

關鍵詞: 釜山國際電影節 m1和m2 四年級上冊語文 英文歌曲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