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碳”路先行 | 陜西榆林發展林業碳匯 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

回憶起25年前初到小紀汗林場的情境,年近五旬的護林員王飛記憶猶新。“那時候工作環境艱苦,有時晚上睡下還有土能掉在臉上。冬天風沙大的時候,眼睛都睜不開。”王飛說,經過幾十年的植樹造林,沙退了林綠了,各方面的環境變化都比較大。

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小紀汗十萬畝樟子松基地距榆林中心城區16公里,該基地是國家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也是榆林市百萬畝樟子松基地之一。新中國成立前,該區域還是沙丘連綿、黃沙漫漫,周邊有大小連綿的沙丘約1048座,是威脅榆林城區的主要風沙口。

20世紀50至80年代,當地沙丘連綿、黃沙漫漫,當地村民在搭沙障。小紀汗林場 提供

新中國成立后,當地采取“先搭障蔽、再種草灌、后植樟子松”分步實施的固沙辦法,組織動員沙區民眾和社會各界開展治沙運動。

“當時我們也沒有一個治沙的成功經驗,就是逐漸在探索試驗。首先把灌木種到沙子里,使沙子處于半固定的狀態。在20世紀60年代又從東北引進樟子松,通過幾十年的試驗,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推廣。”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小紀汗林場黨支部副書記王建東說。

目前,小紀汗林場的樟子松是2012年栽種下的,從過去的五六十厘米,如今已長成4米至6米的大樹,初步形成針闊葉混交、草灌喬結合的穩定防護林體系。目前,小紀汗林場現有林地27.7萬畝,以樟子松為主的林子達到25萬畝。

目前,榆林市小紀汗林場現有林地27.7萬畝。胡健 攝

2021年以來,榆陽區率先開展林業碳匯試點工作,成立《榆陽區林業碳匯項目領導小組》,出臺《榆陽區林業碳票管理辦法(試行)》,聘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專家對全區林業碳匯儲量進行評估測定,同時與榆林農商行簽訂碳金融合作協議。

2022年,相關部門對小紀汗林場進行碳匯監測和評估,年度碳匯量達到3206噸,總碳儲量16.8萬噸,2023年5月31日,小紀汗林場與中海油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交易林業碳匯量20萬噸,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形成“林業投資——林業增長——碳匯增加——碳匯交易——林業投資”的可持續循環,走出了一條具有榆陽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小紀汗林場場長郭偉介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林業碳匯是林業生態產品市場化、貨幣化的具體體現。未來,將以建設榆陽林業碳匯示范區為目標,積極爭取社會各級力量共同參與林業碳匯建設,計劃完成全區65萬畝喬木林碳儲量監測,開展碳匯交易試點工作,全面增加林木蓄積量,利用5年時間集中連片建設碳匯林業示范基地20萬畝,實現沙地治理和儲碳固碳雙重目標。(完)

關鍵詞: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星光大道 聽見涼山最新季 女人進城片尾曲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