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華裔女郎們如何“舞”動傳奇?
“Chinatown,my Chinatown,when the lights are low……”深秋的北京已有冷意,但電影廳內氣氛火熱。11月5日,在電影《女人世界》的首映式上,一群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的華裔女性舞者身著白色流蘇裙走到幕布前,復現20世紀40年代美國唐人街興盛一時的搖擺舞。
戲里與戲外,過去和現在,就這樣巧妙地交疊。出現在電影首映式上的這些“銀齡”舞者也是電影里的演員。她們中有些人曾在美國唐人街夜總會名噪一時,有些是退休后從零開始學習跳舞。幾十年過去,她們聚在一起組成“都板街舞團”,回到唐人街做慈善演出。她們一路從美國跳到古巴,再到中國,其間認識了不少同為華人又喜愛跳舞的朋友。導演楊圓圓將她們的故事拍成電影,并在電影首映式當天接受《中國新聞》報記者專訪。在她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個老年舞團的勵志故事,更多的是海外華人彼此連接、文化尋根的故事。
當粵劇戲服遇上“牛仔風”
“我當時對她一見鐘情。”六年過去,導演楊圓圓至今難以忘記初次見到余金巧(Coby Yee)的場景,“她穿著翠綠色的戲服,看起來既有中式風格,又有摩洛哥、牛仔的特色。后來我才知道這衣服是她自己設計的。”
余金巧曾是舊金山唐人街夜總會出了名的舞者,當時的報紙稱她為“China’s Most Daring Dancing Doll(最大膽的中國舞蹈女孩)”,她也是電影《女人世界》中的主角。2018年,都板街舞團的創始人方美仙(Cynthia Fang)向楊圓圓介紹余金巧時說:“這是我們舞團的legend(傳奇),她92歲了。”
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華人因排華法案的限制只能在唐人街活動,或者從事一些基礎的體力勞動。從小喜愛踢踏舞的余金巧想要登臺表演,只有一種選擇——去夜總會跳風情舞。
余金巧想:“既然你們喜歡看我露大腿,我就多穿幾層衣服。”她自己設計服裝,形成了糅合粵劇戲服、摩洛哥風格等不同東西方元素的獨特造型。從遠處看,上半身像“鳳冠霞帔”,下半身是開衩的飄逸長裙,服裝整體色彩艷麗,難以界定是什么風格,但多種不同元素結合得恰如其分。
設計戲服的靈感是受到母親的影響。初到美國時,母親經常聽粵劇,回味鄉音。余金巧從小耳濡目染,把粵劇戲服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服裝設計中。
“I am first Chinese,then American(我首先是中國人,然后才是美國人)”,余金巧總會這樣說。父母從廣東臺山移民到美國,她在美國出生、長大,幾乎不會說中文。但如果有人問起她的祖籍,她會用粵語回答“廣東臺山荻海鎮”,并報上自己的中文名“余金巧”。這是父親反復叮囑她的,“不要忘了自己是誰,不要忘了你從哪里來”。
“黃柳霜”們如何才能不被遺忘?
每次演出前,余金巧都會細致地貼好假睫毛、戴上頭飾、穿好戲服和高跟鞋,衣袂飄飄地走上舞臺。
從青年跳到暮年,這支舞和跳舞的人都承載了更多意義。最初因為排華政策而被迫在唐人街謀生的舞者,久而久之形成了獨有的亞裔文化。
更早之前,華裔女性就已經在舞臺上爭取空間,用專業表現走到聚光燈下,比如20世紀二三十年代活躍在美國好萊塢的華裔女演員黃柳霜。“在一個時代的困境下,她只能出演很多帶有東方刻板印象的角色。其實她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比如抗日時期為中國人募捐等等,但這一部分被忽視了。”楊圓圓說。她決定去打撈更多被遺忘的“黃柳霜”們的故事,這也是她拍攝制作電影《女人世界》的初衷。
其實片名本身也是一種致敬。1939年,美籍華裔女導演伍錦霞拍攝了一部由華人女性出演、講述不同女性處境的電影,就叫《女人世界》。當楊圓圓看到這個資料時,老電影的膠片已經遺失,伍錦霞也在歷史的長河中被遺忘。楊圓圓決定,以此為片名,來紀念那段不該被遺忘的過去。
電影《女人世界》北京首映式。受訪者供圖
一次記錄 數次聯結
“拍這部電影不僅是記錄我們(舞者們)之間的故事,也是我們與你們的故事。”余金巧的伴侶史蒂芬對著鏡頭外的楊圓圓有些哽咽地說道。
“邁入暮年意味著不斷失去。”楊圓圓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失去青春、容貌、健康的身體,甚至是朋友和家人。”但暮年的另一面是不再顧忌、放手去做。有舞團里的成員跟楊圓圓說:“我現在沒有謀生的擔憂和照顧家庭的責任,想做什么都可以,暮年是人生的‘第二春’!”
古巴之行就是在“銀齡”舞者們“想做什么都可以”的氛圍中促成的。楊圓圓了解到,在古巴哈瓦那,還有華人群體依然在表演。舞團成員聽到這個她們兒時就熟悉的名字,都很興奮:“圓圓你帶我們一起去吧!”電影拍著拍著,就變成了旅游。
聯絡古巴的華人表演團體并非易事,當地的唐人街舞臺已經塵封了半個世紀之久。這時,楊圓圓的好友、美籍華人攝影師劉博智幫了忙——他長期關注海外底層華人群體,曾幫助古巴的華人回中國尋親,而那幾位古巴華人正是楊圓圓要尋找的粵劇花旦。
乍一看,來自古巴和美國的表演者完完全全是“兩路人”:一個演粵劇,一個跳搖擺舞;一個說西班牙語,一個說英語。但當她們聚在一起,用粵語唱出兒時聽過的歌謠《茉莉花》、數出從一到十的數字時,楊圓圓覺得“電影的調定了”。
“當我看到兩地產生這種文化的碰撞,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時刻,這部電影不光是關于一個華人移民群體,而是一群人的相遇。”楊圓圓說。
電影之外,相遇還在繼續。電影路演幾乎成了一場熱鬧的舞會——每到一個城市,劇組主創會與當地舞團發起一場舞蹈聯動。其中最讓楊圓圓感動的,是在北京的一次交流活動。在影片末尾,余金巧與史蒂芬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映后,兩位年輕的舞者穿著跟他們一樣的服裝,上臺接著跳完片中未盡的舞步。此情此景令余金巧的女兒余素明(Shari)動容,她上臺跟兩人合影,并把母親生前最愛的一條的蝴蝶項鏈送給了楊圓圓。
2020年8月,余金巧給楊圓圓發來一封郵件,給她看自己和史蒂芬在家中小院跳舞的視頻。一周后,余金巧因病離世,“天鵝之舞”落幕了。
影片上映后引起廣泛關注,豆瓣評分高達8.5分。一個女孩專程從蘇州跑到上海,把自己寫的信交給楊圓圓,信封上貼著一只藍綠相間的蝴蝶。還有一個男孩說自己是海外華人的第五代,目前在上海讀書,他之前一直想記錄自己的家族史,看完這部電影后更有動力了。
唐人街“黃柳霜”們的故事,是楊圓圓意料之外的相遇。而之后更多美好的相遇,正如余金巧和史蒂芬攜手共舞時,背景音樂的那句歌詞:“如果這是一部電影,我們舞得恰到好處。”(完)(《中國新聞》報 作者 程小路 宋珂欣 報道)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土特產”推介:西藏日喀則...
- “銀齡”華裔女郎們如何“舞”動傳奇?
- 港澳臺僑企業代表齊聚成都:共話四川發展新機遇
- 李家杰:中華海外聯誼會為愛國愛港傳統提供重要的傳承基礎
- 增長、成效、活躍、力度……透過關鍵詞“數”讀市場信心
- 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至西班牙航線開通
- 海南率先加強無性繁殖植物知識產權保護
- 第十一屆臺灣青年嶺南行總閉營活動在穗舉行
- 十月消費市場回暖 線下消費熱度指數同比增長8.2%
- “醫”線直擊丨肺炎高發期來臨 如何遠離“會呼吸的痛”?
- 全球關鍵 3 期研究顯示匹米替尼顯著提升腱鞘巨細胞瘤患者的...
- 中國-老撾楚怡學院開學 填補兩國職教合作空白
- 中國國產支線客機新名C909 累計交付150架載客超1700萬人次
- 越冬候鳥陸續飛抵鄱陽湖 三趾濱鷸首次在江西都昌露面
- 海外僑胞:愿將六尺巷故事“搬到”華校課堂
- 企業搶著來進博“首發”“首秀”
- 藝術加持 廣東佛山300年老墟煥新“翻紅”
- 繪就“美好·每一程” 北京中小學生畫作亮相地鐵站
- 西部陸海新通道5年跑出“加速度”
- 進博向“新” 制造未來
- 少林寺千年古銀杏樹“披金”吸引游人
- 第五屆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開幕-
- 華智AI手機重磅發布,華智未來聯合多家企業再塑AI行業標桿
- 本杰明摩爾貝蒂小姐帶你解讀綠色藝術涂料如何搭配空間
- 重磅更新!標事通招標文件差異對比功能來啦!
- 安吉萬達美華酒店活力啟航,開啟超凡旅居新篇
- 策馬奔騰的內蒙古大草原 凸顯蕩氣回腸的浩然之氣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專家深度剖析雄激素性禿發的診斷和治...
- Blé de FontyBlé de Fonty楓緹馬卡龍膠囊——“小而美”結碩果
- 傳統文化走入數字世界 十八數藏創新講述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