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由“通”到“暢”再到“好”,修人民最想修的路

國新辦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農村公路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農村公路發展道路。截至2023年底,農村公路總里程增長到460萬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84.6%,形成了“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農村公路的覆蓋范圍、通達深度、管養水平、服務能力、安全韌性顯著提高。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眾多,如何打通各地區之間的交往聯絡?城鄉之間資源稟賦差異大,發展基礎各不相同,如何實現城鄉優勢互補?農村公路是農村地區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交通方式,因而也成為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修好農村公路,具有極大的政治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路在腳下延伸,情在內心傳遞。“真金白銀”投入農村公路建設維護,照見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農民群眾的真切關懷。日益完善的農村公路網絡,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讓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更有力印證“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要致富,先修路;修好路,有出路。從現實情況看,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大國小農仍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繞不開的現實。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最突出的短板弱項是農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把農村公路通到農村最深處、老百姓家門口,是打破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直接體現。農村因路而富,產業因路而興。農村公路對于服務農民出行、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居環境、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讓“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照進現實,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有助于農村地區加快發展步伐。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為歷史,“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變為現實,生動折射“人民交通為人民”的發展理念。農村地區交通事業的歷史性成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滿足人民對美好出行的需求結出的寶貴碩果。修人民最想修的路,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推動農村公路事業沿著服務農業、造福農村、惠及農民的發展方向闊步前行,才能讓人民群眾共享交通發展成果,奮力實現農村公路由“通”到“暢”再到“好”的轉變。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總結 三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小學語文教案設計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