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彩調劇《劉三姐》65歲正青春

12月的廣西好戲連臺,2024年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接連在南寧舉辦,中國各地及境外多國藝術名家匯聚于此,進行展演交流。

說起廣西“有戲”,繞不開的必是彩調劇《劉三姐》。該劇首演于1959年,取材于“壯族歌仙”劉三姐的傳說故事,創造了在海內外演出3000多場的盛況,并被中國各地以及日本、美國等國外數十個文藝院團移植排演。

11月,2024版彩調劇《劉三姐》在廣西南寧演出劇照。(廣西戲劇院供圖)

今年,彩調劇《劉三姐》復排提升工作入選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傳統(經典)劇目復排計劃名錄。歷經65載,“劉三姐”敢愛敢恨、嫉惡如仇、善良爽直的形象歷久彌新。近期,2024版彩調劇《劉三姐》在北京和南寧上演后,再次成為“頂流”。

然而熟悉該劇的“鐵粉”則從一曲《多謝了》中細心地發現,2024版彩調劇《劉三姐》仿佛變了,又仿佛沒有變。

“從‘多謝四方眾鄉親,我今沒有好茶飯,只有山歌敬親人’,到‘多謝四方眾鄉親,我今已有好茶飯,更有山歌敬親人’,再到如今的‘多謝幸福領路人,我今已有好茶飯,更有山歌敬親人’,這是我們順應時代變化進行的改變。”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介紹說,這次復排從舞美、道具、服飾以及劇情構造上均有提升,使得舞臺畫面更加豐富多彩,場面更加宏大。

在龍倩看來,“變”是彩調劇《劉三姐》65年來在海內外常演常新的“流量密碼”之一。“劇目的每次升級,我們都力求在保留經典韻味的同時,符合當代審美,見證時代變遷,從而讓每一代觀眾都能從中找到情感共鳴與文化歸屬感。”

11月,2024版彩調劇《劉三姐》在廣西南寧演出劇照。(廣西戲劇院供圖)

劉三姐的故事在世界華人圈內可謂家喻戶曉,很多華僑華人張口就能唱上一句“山歌好比春江水”。2005年以來,彩調劇《劉三姐》從廣西出發,走向全球,還在東南亞多國進行了商業性演出。

龍倩稱,“接地氣”是彩調劇《劉三姐》在海外“長紅”的秘訣之一。“我們開展‘劉三姐文化節’全球巡演活動時,會邀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共同參與創作,選出演出所在國本土的‘劉三姐’進行培訓,加入到劇目的創演當中,融入當地文化元素,增加互動性,效果非常好,也使‘劉三姐文化’以多元的姿態走向世界。”

“彩調劇《劉三姐》已經歷六代‘劉三姐’的演繹,其中既有第一代演員的藝術創作,也有每一代演員各自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調整。”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季國平認為,《劉三姐》之所以永遠是《劉三姐》,在于它經典且常演常新,更在于它累積傳承的舞臺藝術推動了當代舞臺藝術的發展。

中國戲曲學院原院長周育德1961年就曾看過彩調劇《劉三姐》演出,時隔60余年再次觀看2024版劇目仍舊激動不已。“這個戲勾起了我很多美好回憶,它很尊重經典原著,音樂、舞蹈的表現又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較此前版本有明顯的改進提升。時代在進步,舞臺藝術也在進步,這讓彩調劇《劉三姐》成了中國戲曲舞臺藝術的一個經典。”

如今,65歲的彩調劇《劉三姐》還在傳播渠道上推陳出新,借助社交媒體平臺,發布精彩片段、幕后花絮等,吸引海內外年輕觀眾,從而讓這部劇持續煥發生機與活力。(完)

關鍵詞: 《劉三姐》 去海邊需要帶什么 康樂坊防輻射服 豆漿機有網好還是無網好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