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培訓市場魚龍混雜,家長何處尋“良方”
“怎樣當好父母”,這道題有多少種解法?
“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兩年來,來自浙江的學生家長程斌和妻子為了“當好父母”頗費周折,他們先是找到學校心理教師進行咨詢,又向心理咨詢師和教育專家求助,更花費上萬元報名家庭教育培訓班。
他發現,家庭教育培訓領域有需求,家長也的確在有些方面能夠得到切實幫助,但同時,也要小心其中潛藏著“陷阱”和各種“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下家庭教育培訓市場存在亂象,一些機構打著專業旗號,在各類平臺大肆宣傳,用所謂“上萬伙伴親測”“一對一指導、操作簡單”等話術吸引家長。不少家長因家庭關系、親子關系存在問題而急于報名課程,卻發現一些網課多是千篇一律的理論拼湊,缺乏針對性與實操性。
2024年12月25日,“幸福家·家庭教育服務園地”正式上線。這是全國婦聯統籌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等共同打造的家庭教育在線服務平臺,旨在為廣大家長提供權威、專業、及時的全方位家庭教育支持。
家庭教育培訓如何為家長提供權威、專業的服務?家庭教育培訓市場如何走上規范發展之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不少家長在家庭出現問題后開始“有病亂投醫”
2025年1月初,程斌的女兒在準備八年級復學后的第一次期末考。一年來,程斌夫婦一直在為女兒的上學、休學、復學四處奔走。
程斌記得,2023年9月的一天,他在校門口接女兒放學,女兒走出校門,哭著對他說“再也不要上學了”。自此,女兒再沒去學校上學。這讓程斌和妻子急得上火卻又百思不得其解,“怎么突然就不想上學了?”
他和妻子“復盤”了一下,女兒一向成績好、懂事,對家長“報喜不報憂”,在學校里遇到開心有趣的事會主動告訴家長,但有生氣、不舒服的事則對家長閉口不提。
幾經詢問,程斌得知,2023年暑假,女兒在學校暑托班因為成績問題和老師發生爭執,沒過兩天又在跑步過程中被人絆倒摔了跤。兩件看起來不大的事情成了女兒厭學的導火索。
程斌說,孩子剛出現厭學現象時,家長急于把她“推”回學校,“害怕時間長了,她真的就不想回學校了”。
在他看來,把孩子“推”回學校的第一步是走近孩子。程斌從學校心理教師口中得知,女兒對自身期望過高,導致心理出現問題。
經朋友推薦,程斌陸續參加了一些心理咨詢師、教育專家的培訓課。“這些課講得太抽象了。”程斌說,老師們一會兒說名言,一會兒給家長看圖畫,還讓兩個陌生聽眾猜對方的人格,“我都不認識對方,怎么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程斌覺得很疑惑。
程斌和妻子四處尋求幫助,女兒則在家里過著作息不規律的生活,甚至有時一天不吃不喝不睡,只瀏覽手機短視頻。一來二去,程斌妻子也出現了急性抑郁癥狀,“我妻子說,如果有一天孩子變好了,她的心情自然也就好了”。
“尋師”無果,程斌夫婦開始嘗試改變做法,帶著女兒四處旅游,有意識地放緩學習生活節奏,經常和女兒談心。一年后,女兒決定復學,補上落下的功課。
如果說“尋師”是一些家長的“基本操作”,那么貴州單親爸爸尚超的做法則屬于“進階操作”——自己考證當老師。
尚超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是孩子小學家委會的成員,經常聽到周圍家長談論家庭教育培訓話題。交流中,他意識到,問題孩子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存在問題家庭。在朋友推薦下,他試聽了一堂線下家庭教育公開課,“感覺忽悠成分比較多”。于是,尚超從貴陽來到北京參加線下心理咨詢課程,一方面希望提升自我,處理好親子關系,另一方面想著借家庭教育培訓的風口開展相關業務。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家長在家庭出現問題后才開始“有病亂投醫”。在“尋師”或報班時,很少有家長主動核驗教師資質。比起詢問教師是否擁有相關資格證、學歷證、學位證等,家長更關注廣告宣傳中的名校招牌,還有家長僅憑熟人推薦,就交了學費。
有培訓機構讓學員推薦新學員購課、給提成
令廣東90后汪玲感到苦惱的是,花費近千元的家庭教育體驗課,不但沒讓家庭變得和諧,反而影響了母女關系。汪玲和哥哥目前在外地工作。平時他們主要通過視頻電話與父母溝通。
2024年3月,汪玲年過五旬的母親因腿部受傷,無法外出打工,在家休養。國慶期間,回家探親的汪玲發現,母親常和她談論一門家庭教育體驗課,嘴里動不動就會蹦出“潛意識”“明意識”等詞語。微信上,她經??吹侥赣H點贊該體驗課視頻。
汪玲說,之前母親一直當月嫂,比較關注家庭教育方面的短視頻。母親有個心結,認為汪玲和哥哥在外工作,冷落了自己。因此,母親希望通過學習課程改善和孩子們的關系。
起初,汪玲支持母親報班學習。她希望通過課程學習改善母女關系。但是,聽課后的母親“仿佛變了個人”,總是要花錢“升級”課程。在視頻電話中,每當汪玲試圖勸阻,母親總會甩出一句,“不要用‘明意識’對付我,再說我就掛電話了”。
面對不聽勸的母親,汪玲想一探究竟,她去聽母親購買的課,看看課里到底有什么“魔力”。汪玲給記者提供了一張課件,上面寫著:“圓滿的人生:盡好祖命,喚醒慧命。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該課件還提到所謂“哲學框架”“二元一體”等。她不理解,這些深奧難懂的概念和家庭教育到底有什么關系。
聽了這些課程,汪玲對這些所謂“專家課”愈發疑惑,也更加擔憂母親。汪玲得知,母親不但自己聽課,還把課程推薦給好幾位親戚。汪玲索性給母親換了一部新手機,幫母親取消了對“課程專家”的關注,并告訴母親少瀏覽這些不靠譜的“家庭教育”視頻。
2024年夏天,程斌花5000多元購買了某教育機構的線上家庭教育培訓課。該培訓課介紹稱,家長可以在線上學習,還可以在線下與志同道合的家長互幫互助。
學習半個多月后,程斌感到,這個課程對自己沒有任何用處。他說,這個培訓課并非小班教學,而是一套教材、多人聽課。令他深感意外的是,授課老師在線上授課時竟號召家長“拉人頭”。
程斌說,該機構老師會讓學員推薦新學員購課,并給予提成。“我感覺他們更像是要把家長吸收進去變成他們的一分子,讓家長去給別人講課。”程斌發現,有的課堂上甚至提到了風水,建議家長在孩子房間里放寶塔、銅錢,以此提升“教育效果”。
廣西一位母親講述了自己參加某商業機構開辦的家庭教育培訓的經歷。她說,上課地點在南寧市市中心一棟寫字樓里,“像開會一樣,中間會做些游戲”。他們同時開辦面向孩子的夏令營,買課入會才有資格參加夏令營。她買課后,周圍幾名“家長”自稱是職業律師,不斷給她灌輸課程的好處,說得頭頭是道。她感到這些人不像家長,更像“托兒”,沒過多久她就申請退款了。
家庭教育不能“臨時抱佛腳”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陳桂生所著的《教育原理》一書這樣定義家庭:家庭作為人降生后第一個歸屬的社會群體,使未成年人初步掌握母語、形成生活習慣,自然地接受愛與主動地愛,從而奠定人格與個體社會化的初步基礎。
當家庭教育出現問題,有沒有所謂的“特效藥”?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兒童和家長團體培訓講師高霞在開展咨詢時,經常會接觸到這樣的“高頻”問題:“孩子沉迷手機,怎么管理”“孩子多久才能去學校”“孩子根本不聽我的,講道理也沒用,怎么辦”……
前段時間熱播的紀錄片《閃閃的兒科醫生》第二季中出現了類似情節:家長帶孩子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就診,稱孩子一寫作業就頭疼,要求給孩子做檢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夏澤陽沒有當即開檢查單,而是直接問孩子:“你一周上了多少個輔導班?”
高霞認為,不管是什么樣的家庭教育“藥方”,關鍵在于家長要全面理解、領會、吸收,因人而異,而非斷章取義,盲目施教。對于近幾年比較火的“原生家庭”概念,高霞解釋,這個詞強調的是家庭互動系統對一個人的性格、為人處世、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所產生的影響。
“我們強調‘原生家庭’,目的是消除和減輕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有的人往往只聽了一半,把這個概念理解為對家長的責備和不滿。”高霞說。
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可以依法設立非營利性家庭教育服務機構。教育、民政、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對家庭教育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進行指導和監督。
對于當下層出不窮、魚龍混雜的家庭教育培訓班,高霞分析認為,過去,大眾對心理咨詢或存在一定誤解,認為心理咨詢是“有病了才去咨詢”,加上心理咨詢耗時長、費用相對較高,出現家庭問題時,一些父母通過線上體驗課、培訓班“臨時抱佛腳”。
在高霞看來,家庭教育沒有“速成法”。實際上,心理咨詢的最佳介入階段是未病狀態,比如,家庭矛盾還沒有到冷戰、吵鬧或沖突階段時就要尋求解決之道。
2022年,家庭教育指導師被認定為新職業,其職業標準如何定義引人關注。2024年,有關方面組織召開“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職業標準”終審會,對于規范家庭教育指導師這一新興職業具有重要意義。
家庭教育如何規范發展,從而真正發揮作用?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深耕家庭教育多年。他表示,“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職業標準”從職業資格的角度給家庭教育從業者劃了線,什么樣的人可以報考家庭教育指導師,應該如何接受專業培訓、如何進行水平測試等。“如果家庭教育從業者不具備相關資質,不僅損害家長權益,也會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孫云曉提到“文化反哺”的作用。他說,今天的年輕一代有能力影響年長一代。“文化反哺”對家庭教育帶來啟發,即家長不單要教育孩子,還要意識到孩子有些方面做得比家長好,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對于如何做好家庭教育,高霞給出建議:自省而不自責,內省而不內疚,尊重而不放縱,關懷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導,邀請而不要求。
(應受訪者要求,程斌、尚超、汪玲為化名)
關鍵詞: 勞動仲裁律師咨詢免費24小時在線 小程序二維碼 客服外包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家庭教育培訓市場魚龍混雜,家長何處尋“良方”
- 2025年春運長三角地區開出首趟臨時旅客列車
- 中國電動汽車出口首次突破200萬輛,首尾相連可從北京到羅馬
- 再臨鳶都丨濰坊臨朐萬信至格酒店璀璨簽約
- 2025年春運開啟 廣州春運首發列車開出
- 2025年鐵路春運啟動 北京地區首趟旅客列車啟程
- 懲治“微腐敗”,讓老百姓可感可及
- 不以山海為遠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援疆
- 廣東發布首批8條南粵紅綠徑
- 2025年春運大幕開啟 北京地區首趟始發列車發車
- 小冰場點燃大夢想!讓孩子們都能體驗冰雪運動的快樂
- 重慶辟謠:網傳“合川區有拐帶兒童團伙出沒”系謠言
- 廣東湛江首票無紙化“直裝直提”業務成功辦理
- 希臘僑領徐偉春:布局南寧 拓展東盟
- 高鐵動車“美妝師”:90分鐘讓復興號煥然一新
- “全景恭王府”為觀眾帶來更沉浸的“游園”新體驗
- 意大利創新中心落地楊浦濱江
- 融冰雪之美與詩歌之韻 2025第十一屆中國詩歌春晚在阿勒泰舉行
- 湖北荊州古城考古獲新發現 出土大量唐宋瓷器
- 進口商品豐富新疆民眾“年貨清單”
- 從黃沙漫天到藍天常在
- 骨折了最好就躺著休息?
- 安徽馬鞍山造新能源叉車如何從鄭蒲港走向世界?
- 春運即將啟幕 廣鐵警方多措并舉保護旅客平安回家
- 河南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近9000公里
- 山西陽曲“小而美”品牌發力 助農特產品熱銷
- 湖北推動農村公路“走得通”到“走得美”
- 天津市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基本建成
- 北京大興機場春運期間新增多條航線
- 一面“手機墻”幫一人搶票 揭開網絡“黃?!遍_掛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