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活化”歷史文化資源 長春冰雪韻味十足

當來自深圳的大學生張濤宇走出地鐵站來到長春市文化廣場,就被眼前恢弘的“瑞扉之門”所震撼,他摘下冒著熱氣的手套,輕輕觸摸冰面,感受這座陌生城市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能用冰建一座城樓。”張濤宇口中的城樓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長春新民大街全新打造的《盛世中華》冰雪景觀。

在這個新冰雪季,冰雪+歷史文化的全新組合,讓更多人看到了不一樣的長春。

真冰雕刻而成的《盛世中華》冰雪景觀城樓矗立在文化廣場。李釗 攝

作為吉林省首條、東北地區第三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兩側坐落著偽滿時期的大量歷史遺跡。這里記載了長春發展的歷史,體現了長春的獨特風貌,是長春歷史文化遺產價值最集中和特色最突出的區域。

新冰雪季,長春充分挖掘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深厚底蘊,進一步活化歷史文化資源。在新民大街沿線打造“新民大街文化冰雪新場景”,制作了《盛世中華》《魅力長春》《活力朝陽》《你的母校在哪》4座大型冰雕和“追夢元素”“老機車系列”“卡通運動”“民俗年俗”“生肖系列”等14組小型冰雕群,建設“流動的光影”亮化墻。主題鮮明的冰雕景觀藝術與歷史文化的有機結合,顯得韻味十足。

尤其當夜晚來臨,造型各異的冰雕在燈光映襯下美輪美奐,瑰麗斑斕的新民大街令長春盡增色彩。

極富歷史韻味的冰雕,令張濤宇感到震驚,他站在新民大街的一組汽車冰雕前對記者說,“用冰做成汽車,這是‘冰雪之城’才具備的文化底蘊。”

不僅是外地游客,長春本地市民也被這些頗具歷史文化感的冰雕作品所吸引。記者在新民大街看到,很多游客都會在冰雕前停下,用手機打卡拍照。

當前,冰雪+歷史文化已成為長春新冰雪季的發展共識。在百年商埠地南關區,依托孔子文化園、沙俄舊址陳列館等文物古跡,及鼎豐真、真不同、春發合等非遺、老字號產品開展了“尋跡南關·博物古跡美食游”等冰雪嘉年華系列活動。

漁獵文化歌舞表演讓太平池冰雪美食禧樂匯活動更有歷史韻味。 太平池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供圖

“遼金故郡”農安縣,以歷史淵源為切口,迎來冰雪旅游發展的新機遇。在第二屆太平池冰雪美食禧樂匯現場,游客一邊品嘗“黃龍府八大碗”,一邊觀看漁獵文化展演,歷史文化與冰雪的融合發展,讓“遼金文化看農安”不再是一句廣告語。

太平池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少清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冰雪季通過遼金文化尋古游、黃龍府八大碗、漁獵文化冬捕等歷史民俗活動,進一步挖掘和活化冰雪市場。

民俗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今年長春冰雪季重要元素。在農安太平池,曲氏草編、瓷刻、侯氏糖人等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絕活兒,加上壯觀的東北大秧歌方陣,伴隨著輕快嘹亮的嗩吶聲和震天的鑼鼓響,文化韻味十足的民俗演藝活動,引來游客陣陣歡呼。

以歷史主題演藝“出圈”的長春蓮花島影視休閑文化園,推出“火辣辣的長春”東北冰雪年俗文化秀主題活動,身穿大花襖、頭戴狗皮帽的游客在年貨大集上盡情品嘗大鍋燉,糖葫蘆、凍柿子凍梨成為標配,大家顧不上形象,紛紛用手機留下“絕美”瞬間,親身體驗東北年俗和濃濃的年味兒。

長春蓮花島推出的沉浸式年代劇《這是長春1948》以長春歷史為主題,游客也可以參與其中。 長春蓮花島 供圖

白天,沉浸式歷史年代劇《這是長春1948》會在不同時段“開機”,游客參與其中,化身劇中角色人物,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晚上,東北年俗表演也是不能錯過的節目,打鐵花、火壺等民俗文化表演,讓現場游客連連稱絕。

冰雪+歷史文化的新探索也引來學界關注。“冰雪旅游場地裝備與智能服務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助理、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宋洋,通過多年對吉林省冰雪產業的觀察研究發現,文化資源與冰雪旅游融合發展有著極大的操作空間。

“今年長春加大了歷史文化資源與冰雪結合的力度,這一點值得肯定。”宋洋受訪時表示,要著重挖掘更多縣域文化元素,以冰雪為著力點和發力點,做足歷史文化與冰雪共促共融的文章。(完)

關鍵詞: 美加凈官網 董易林吉祥物 澳門回歸紀念幣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