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大觀“為有源頭活水來”走進昆明 三代藝術家薪火相傳
22日是農歷臘月二十三,中國北方傳統小年。民歌大觀第30期“為有源頭活水來”云南經典民歌音樂分享會走進繁花盛開的“春城”昆明,由享譽國際的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胡松華及其愛徒格桑頓珠、和艷麗等傾情獻唱,帶領觀眾領略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風采,彰顯民族音樂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1月22日,《藏族弦子》演出現場。主辦方 供圖
本期民歌大觀在胡松華的悠揚《贊歌》中拉開帷幕。胡松華1931年生,從藝近70年,他首唱、演唱的《森吉德瑪》《草原上升不落的太陽》《吉祥酒歌》《塔吉克牧人之歌》《歡騰的苗山》等歌曲成為中國民族聲樂經典之作。
胡松華很早就與云南結緣。1950年,年僅19歲的胡松華跟隨中央民族訪問團用腳步丈量云南大地,與當地民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歌舞,結下了不解之緣。1979年,中國首部音樂故事影片《阿詩瑪》公映,男主角“阿黑”的全部唱段均由胡松華完成,經久傳唱。
為保護和傳承民族音樂,胡松華在摯友黃維崧支持下,于2000年在廣東珠海開班,全國挑選十余名邊疆民族學員,以“廣學古今中外法,扎根邊疆保原真”的教學理念,開展為期3年的免費培訓,希望他們能成為民族音樂優秀的歌唱人才。出生于云南迪慶的藏族小伙格桑頓珠和麗江納西族姑娘和艷麗幸運入選。
格桑頓珠與和艷麗沒有辜負胡松華的栽培,均成為云南省著名歌唱家。此后,兩人結為志同道合的夫妻,不忘師恩、銘記師訓,于2018年在云南省花燈劇院、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成立民族音樂傳承發展工作室,相繼招收納西族、藏族、傈僳族、彝族、普米族等各民族學生20余人。
本期民歌大觀中,格桑頓珠演唱藏族民歌《高唱酒歌》,與好友扎西合唱《藏文字母歌》;和艷麗帶領學生演繹納西族民歌《呀哈里》;學生分別演唱了《藏族弦子》《瓦器器第一腳》《瀘沽湖情歌》《趕豬調》《阿尺木刮》等藏族、納西族、傈僳族民歌。
1月22日,演員演繹《瓦器器第一腳》。主辦方 供圖
截至目前,夫妻二人的工作室共尋訪記錄400余首云南各民族民間音樂;帶領學生參加“千鄉萬里行,惠民下鄉演出”活動、“迪慶州非物質文化進校園”教學演出等。他們學生的作品獲得眾多榮譽。
參加本期民歌大觀的藏族學生此里此姆稱,畢業后想追隨老師,留在工作室,繼續做好民族音樂傳承工作。
和艷麗介紹,一部分學生已考上本科,工作室繼續支持學生的全額學費,承擔民族民間音樂的重要教學工作,今后會堅定不移地做好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1月22日,格桑頓珠(左)與和艷麗(中)介紹工作室情況。主辦方 供圖
胡松華希望后輩們久久為功,扎實邁進,祝他們前路綻放成功的鮮花。
“民歌大觀”云南民歌展演系列活動由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指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社云南分社主辦,旨在通過向海內外受眾展示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打造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推廣民族文化的知名品牌和跨國文化交流推廣的優質載體,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自2022年推出至今,全網播放量已逾4.3億次。(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民歌大觀“為有源頭活水來”走進昆明 三代藝術家薪火相傳
- 探訪廣州白云站:今年的春運旅途很治愈
- “錮小裝”防水材料的品牌革新之旅 !
- 舍得酒業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主動控量挺價,輕裝上陣再出發
- 臨近春節,珠寶奢品商家靠專業和創意“賣爆”了
- 技術與服務雙輪驅動 ,鴻晨鏡片多維并舉呵護全民視力健康
- 中塞工商業領袖攜手塞浦路斯美途地產,共繪經濟交流新藍圖
- 舍得酒業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主動控量挺價蓄力長期
- 這個春節不將就,有約克VRF新天氟地水/天氟熱水的家才叫完美...
- 江南水鄉年味濃 浙江柯橋古鎮燃旺“夜經濟”
- 發展鄉村富民產業 安徽代表委員支招“土特產”變身
- 高鐵站內羌族民俗鬧小年:讓旅客沉浸式領略羌族文化魅力
- “愛不封頂、滿載長安”,長安啟源E07開啟新春送福活動,相伴...
- 困境催生新機遇 票據賦予新使命:深度數科集團塑造票據新生...
- 廣西特級女技師檢修鐵路貨車“心臟” 保障春運安全
- 王杰:春節申遺成功有何重要意義?
- 廣西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 護航春運平安路
- 小年來了!奏響春節的序曲
- 助力社會創業就業,中國創業天使孵化工程3.0在京啟動
- 傾力打造“適老”示范網點, 民生銀行情暖銀發客群桑榆歲月
- 老鷹基金與 Pitch. 創業工作室聯合戰略投資素小禾餐飲品牌...
- 一嗨租車全國最大旗艦店落戶美蘭機場 積極響應首發經濟助力...
- “天津之夜”亮相達沃斯
- 江蘇豐縣:新春活動豐富多彩 歡慶佳節傳遞溫情
- 兩家外資金融機構繼續深耕中國內地市場
- 跨年文旅項目“上新”:內蒙古解鎖“草原雪鄉”超大場景
- “唐風晉韻 錦繡太原”號高鐵專列首發:太原故事與文化駛向全國
- 扎根在泥土里的六旬攝影師:近9萬張照片見證“桃花朵朵開”
- 西安漢服館老板的“靈蛇小財神”
- 巴拿馬教師:無論我身在何方,始終會關注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