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理財客群隱患:不重視投資標的風險,更看重機構剛兌能力
5月15日,波士頓咨詢聯合金融科技公司陸金所發布《全球數字財富管理報告2018:科技驅動、鑄就信任、重塑價值》(下文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大部分中國理財客群仍在追逐固收類產品且產品選擇單一,并不重視權益類、中長線投資,關注機構的剛兌能力,而不是投資標的。
根據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簡稱資管新規)規定,資管產品要實現凈值化管理,打破剛兌,但是從投資者心態來看,大部分中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接受“不剛兌”還需時日。
報告顯示,中國整體財富管理客群投資水平仍欠成熟。
首先,偏好固收類產品且產品選擇單一,即80%的資產投向固收類產品,其中,銀行存款比例高達49%,其次為銀行理財,占比14%。固收類產品投資比重超過50%的客戶占到了總客戶的85%。
其次,資產配置的平均投資期限短,即84%的客戶主力資產平均投資期限不足一年。互聯網理財客群對流動性的訴求也非常強烈。這展現出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短期投資盛行,用戶缺乏長期的財富規劃意識,而秉持較強的投機心態進行財富管。同時市場中中長期投資產品本身較少且缺乏全生命周期的財富規劃等服務。
再者,中國投資者自主性強,即56%的客戶依靠自主分析進行投資。有64%的客戶選擇產品風險等級作為產品選擇的首要考量。但對于決策指標,超過七成的用戶將平臺及產品的品牌背書作為主要考量因素,只有26%和11%的用戶將投資期限、投資標的這兩個與產品風險相關的因素作為關鍵考量。可見目前中國理財用戶的風險意識仍停留在機構的體量和剛兌能力上,而非投資標的上,這在新的市場環境中是一個在巨大隱患。
“剛性兌付將原本分攤到投資者身上的風險轉移到少數金融機構身上,加大了風險的集中度;當前眾多投資者處于被動接受現有產品模式而非根據自身風險偏好、投資規模主動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理財產品;銷售導向無法做到真正以客戶為中心。”報告顯示。
對財富管理產品選擇的影響因素
哪怕是在利用新技術使用互聯網理財的客群身上,對固收類產品的偏好依然如此。根據報告,中國互聯網理財客群以中產階級為主力軍,其互聯網理財資產占據可投資資產總額30%以上,52%的投資者的財富來源是工資。他們偏好固收類產品,73%的資產投資于固收類產品,除銀行儲蓄外,貨幣基金最受歡迎投資占比達17%,P2P產品則占比約8%。線上化發展并沒有改變客戶對固收產品的偏好。
區別于整體理財客戶的是,互聯網理財客群有更高的風險容忍度,即46%的客戶選擇可承擔一定風險,55%的客戶表示可承擔20%以上的本金損失,這兩個比例均遠高于非互聯網理財客戶。
就目前市場上的互聯網理財服務商而言,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數字財富管理市場已經出現流量型、垂直型、傳統型及綜合型四類競爭機構。
具體而言,流量型互聯網機構多為互聯網跨界平臺,擁有海量客戶基礎優勢,通過現金管理等業務培養客戶粘性,以BATJ為代表;垂直型互聯網機構以財富管理中某一垂直領域的縱深為獨有優勢,將資產配置和交易環節的整合作為核心競爭力,以Wealthfront、雪球、天天基金網等為代表;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由領先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而來,以大量存量客戶、金融專業上的理解力和線下網點渠道為優勢,以UBS SmartWealth、Fidelity等為代表;綜合型互聯網機構同時具備互聯網基因和金融機構背景,以專業性、低成本、便捷體驗的有機平衡作為核心優勢,以Charles Schwab、陸金所為代表。
“以流量型機構為例,目前這類平臺主要服務于相對長尾的客戶,主打痛點是客戶的現金管理需求和便捷性。這種模式在未來發展的規模和盈利性上都會面臨瓶頸。因此,流量型金融平臺未來一方面應不斷深挖客戶需求,跟隨客戶成長,提供更豐富的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應通過投研投顧能力的建設,逐漸獲取更高端的財富客群,向真正的財富管理業務升級。”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金融業務負責人何大勇指出。
報告指出,當前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規模達6萬億美元、財富管理產品線上化滲透率34.6%,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中國財富科技企業總融資額達28.3億美元,占世界總融資額的四成有余,位列全球第一。然而,就更能體現數字財富管理本質的獨立互聯網第三方財富管理規模而言,中國滲透率僅為10%,而美國則為35%,差距仍十分明顯。中國真正的數字財富管理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金伯利鉆石攜手彭于晏,臻愛FUN想,禮迎新春!
- 加盟大平臺,繼往又開來!怡亞通全球招募合伙人共同做大做強
-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改造農村綜合服務社1萬家
- 露營風潮興起 國際戶外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 玉米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預計春節后玉米供應面相對寬松
- 高端消費品牌開啟漲價潮,大牌還能“笑”多久?
- 百世進入“減法”梯隊 能否堅守當前的道路仍未可知
- 入場容易盈利難,團車造車想要站穩腳跟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 爾旭大宅新型材料研產銷一體化,創新綠色新建材
- 兒童打鼾、張嘴睡覺要注意了 睡眠障礙將損害身體健康
- 8年開出4000多家門店,俏妃經期護理緣何成為女性剛需
- 預防大于治療,俏妃經期護理喚活女性生殖健康自生力
- 俏妃經期護理憑何為女性健康筑起防火墻
- 檳榔產業發展峰會展開,問道九五之尊品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 黑龍江科技招商大會大慶專場舉行 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 大事件 | 松偉官宣高圓圓為代言人,疊加億級高鐵投放
- “網紅”隔離險買易賠難?是營銷噱頭還是真保障
- 百億私募巨頭林利軍屈身道歉表信心,“少數”投資人為何不買賬?
- 雅居樂擬18.44億元向中海出售廣州亞運城26.66%股權
- 202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有序 國際收支自主平衡
- 時隔九年,娃哈哈再做醬酒,這次能成功嗎?
- 2025年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消費體系將初步形成
- 銷量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車有望加速增長
- 一張滑雪票蘊藏無限商機:冬奧會點燃冰雪消費
- 綠城服務盈利增長不及預期 野村將其目標價由12.5港元下調13....
- 銀保監會規范銀行服務市場調節價管理:劃出五條紅線
- ?17家酒企上榜2021年綠色工廠名單
- 麥當勞在推特上發了一個手勢,要痛失韓國市場了?
- 衛生間如何進行清潔消毒?北京疾控:要注意4個環節8個方面
- 上海發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 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超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