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外貿增長近200倍 新一輪開放已蓄勢待發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貨物貿易、外商直接投資、服務貿易,分別增長了198倍、148倍、147倍,對外投資也實現了從零到千億美元的飛躍。當前,我國對外開放已經踏上更高起點。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新一輪開放正蓄勢待發。專家指出,當前我國開放正由以貨物貿易為重點的“一次開放”走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下一步服務業將領銜新一輪開放,同時,將有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落地。
成就矚目:
40年來外貿增長198倍
有這樣一組數據,標注著我國40年對外開放的深刻變化:1978年至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總額由206.4億美元增長到4.1萬億美元,增長198倍,年均增長14.5%。我國的貿易伙伴已由40多個發展到231個國家和地區。
1982年至2017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從46.9億美元增長到6957億美元,增長147倍,年均增長15.4%。
2017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1363億美元,規模已經是1983年9.2億美元的148倍。截至2017年底,實有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近54萬家。2017年我國是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自1993年起利用外資規模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1246億美元,是2002年的46倍,年均增長29.1%,成為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而1982年至2000年,我國累計實現對外直接投資278億美元,年均投資額僅14.6億美元。2017年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1.48萬億美元,境外企業資產總額超過5萬億美元。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世紀80年代,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主要以金屬制品、機械設備等初級產品為主,而現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電器及電子產品等成為出口比重最高的產品。“可以說從地下9000米的石油鉆機,到天上3萬公里的衛星,我國出口的機電產品幾乎無所不在。”
有這樣一些地方,因開放而生,成為最鮮明的開放注腳:1979年,深圳等地試辦經濟特區;80年代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獲批;90年代浦東新區設立;2013年,上海設立首個自貿試驗區,歷經兩度擴容后,形成“1+3+7”梯度發展格局,2018年,海南獲批自貿試驗區,并開始率先探索自貿港建設……我國的對外開放以興辦經濟特區為突破口,完成了由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再向內地擴展的多層次的探索和實踐。
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發布,海南吹響新一輪開放的號角。“我們已經期盼了30年。”一直為海南乃至中國改革發展鼓與呼的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動情地說。
迎新突破:
對外開放踏上更高起點
全球來看,我國已經是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出口國,商品消費、對外投資、貨物進口、服務貿易穩居全球第二,利用外資近年穩居世界前三。這既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也是新時代我國開放型經濟在全世界版圖中的“新坐標”。
“十幾年前如果有中國投資者要收購歐美的公司,他們覺得不可想象。而現在任何一個中國投資者都會受到認真對待。”一直從事中企海外投資業務的一家律所合伙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企業開始探索海外投資之路,到2000年后開啟真正的海外投資。近年來,中企對外投資由單一的綠地投資向兼并、收購、參股等多種方式擴展,企業跨國并購日趨活躍。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越來越成熟理性,各方面的潛力也開始顯現。
張鈺晶告訴記者,近年來,加工貿易所占比重的回落表明,隨著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我國正在逐步擺脫對加工貿易的依賴,產業結構向全球價值鏈的兩端延伸,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不斷增強。
這些都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我國對外開放已經踏上新起點、進入新階段。遲福林表示,首先是開放的初始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我國以往開放所依托的比較優勢逐步減弱,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的巨大內需潛力成為新階段擴大開放的突出優勢。另外,我國總體上不再是一個資本短缺的國家,開始由資本凈流入國轉變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對外部資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數量,而是更加追求高質量。其次,我國開放的外部環境也發生明顯變化。當前,我國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既面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又面臨著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挑戰。
蓄勢待發:
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將落地
只有回首過去,才知道自己已經走出多遠。再出發,將開放進行到底,是對改革開放40周年的最好紀念。近年來,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外開放按下“快進鍵”,一大批開放舉措連續重磅拋出。
201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發布,從頂層設計層面規劃開放新藍圖;2018年4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釋放出新一輪開放的明確信號,并劃定銀行、證券等領域多項開放舉措的時間表;2018年11月1日起,繼1449個稅目商品7月1日迎來降稅之后,國務院再推一批更大規模降稅,1585個稅目商品進口關稅稅率將下調,我國關稅總水平將由上年的9.8%降至7.5%……
地方層面,包括上海、北京等地都在今年出臺了擴大對外開放百余條務實有力的舉措。中國擴大開放,正得到世界積極回應。近年來,外資馬不停蹄布局中國,特斯拉、巴斯夫等企業紛紛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服務業開放將是重中之重,還將有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落地。包括制定出臺外資基礎性法律、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探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進一步壓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推進服務業的開放等。
遲福林指出,當前我國開放正由以貨物貿易為重點的“一次開放”走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應加快形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全面開放新格局,適應“二次開放”的制度框架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優化。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金伯利鉆石攜手彭于晏,臻愛FUN想,禮迎新春!
- 加盟大平臺,繼往又開來!怡亞通全球招募合伙人共同做大做強
-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改造農村綜合服務社1萬家
- 露營風潮興起 國際戶外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 玉米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預計春節后玉米供應面相對寬松
- 高端消費品牌開啟漲價潮,大牌還能“笑”多久?
- 百世進入“減法”梯隊 能否堅守當前的道路仍未可知
- 入場容易盈利難,團車造車想要站穩腳跟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 爾旭大宅新型材料研產銷一體化,創新綠色新建材
- 兒童打鼾、張嘴睡覺要注意了 睡眠障礙將損害身體健康
- 8年開出4000多家門店,俏妃經期護理緣何成為女性剛需
- 預防大于治療,俏妃經期護理喚活女性生殖健康自生力
- 俏妃經期護理憑何為女性健康筑起防火墻
- 檳榔產業發展峰會展開,問道九五之尊品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 黑龍江科技招商大會大慶專場舉行 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 大事件 | 松偉官宣高圓圓為代言人,疊加億級高鐵投放
- “網紅”隔離險買易賠難?是營銷噱頭還是真保障
- 百億私募巨頭林利軍屈身道歉表信心,“少數”投資人為何不買賬?
- 雅居樂擬18.44億元向中海出售廣州亞運城26.66%股權
- 202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有序 國際收支自主平衡
- 時隔九年,娃哈哈再做醬酒,這次能成功嗎?
- 2025年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消費體系將初步形成
- 銷量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車有望加速增長
- 一張滑雪票蘊藏無限商機:冬奧會點燃冰雪消費
- 綠城服務盈利增長不及預期 野村將其目標價由12.5港元下調13....
- 銀保監會規范銀行服務市場調節價管理:劃出五條紅線
- ?17家酒企上榜2021年綠色工廠名單
- 麥當勞在推特上發了一個手勢,要痛失韓國市場了?
- 衛生間如何進行清潔消毒?北京疾控:要注意4個環節8個方面
- 上海發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 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超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