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機制改革加速 15家上市國企"官宣"股權激勵
下半年以來激勵機制改革正在提速。《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上市國企共有15家“官宣”股權激勵計劃,山東、廣東、上海等地非上市國企中長期激勵試點增點擴面,而科改示范行動等多項改革中激勵改革也多是“標配”,手段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不過,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國企的中長期激勵大都處于試點和探索階段,還需要與薪酬分配、國資監管等多項制度改革協同推進,實現更大的授權和突破。以三年行動為契機,國企改革沖鋒號即將吹響,未來深化激勵改革已成業內共識,這無疑將為我國國有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也將推動資本市場釋放新的紅利。
日前,國泰君安披露了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實施考核管理辦法。按照此前發布的公告,其擬向公司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其他核心骨干人員,共計451人,授予不超過8900萬股A股限制性股票,約占本計劃公布時公司股本總額的1.00%。“邁出上海國資委金融國企綜合改革第一步。”中泰證券發布研報稱。
這并不是個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今年內A股共有15家上市國企發布了股權激勵公告,其中包括了4家央企國資控股、5家省屬國資控股、6家地市國資控股。而激勵標的物包括上市公司股票和股票期權等。共有8項股權激勵已經實施,3項由董事會提出預案,2項經國資委批準,還有1項經過股東大會通過。值得注意的是,7、8兩月,上市國企股權激勵計劃密集落地,長安汽車、銀座股份、廈門國貿等7家上市國企相繼發布,占到了年內總發布數的46%。
與此同時,針對非上市國企的中長期激勵試點也在持續推進。在日前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副省長凌文表示,中長期激勵增點擴面,符合條件的10戶省屬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全部實施股權激勵,占總數的近四分之一。上半年新確定154戶權屬企業開展非上市公司中長期激勵試點,試點企業累計達到195戶,覆蓋面達7.6%。指導3戶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實施了股權和分紅激勵。
湖南省近幾年來積極研究和推動國有企業期股、期權等中長期激勵措施。廣東省則提出了以“模擬股票”為主的中長期激勵模式。深圳國資委推進核心員工持股計劃,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而從目前推進的科改示范行動、雙百行動等各項改革來看,激勵改革應用較為廣泛,實現員工與企業利益捆綁,以此建立價值共創、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等機制。例如,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北京石油機械有限公司“科改示范行動”三年實施方案提出,2020年要建立具有愿景期盼的分類中長期激勵機制。
“目前國企激勵的手段因企業的類型和性質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特點,主要以貨幣為主,輔以員工持股、股權激勵、分紅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手段。”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企業研究室副主任李紅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針對國有科技型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可以采用項目分紅和崗位分紅模式,以及超額利潤分享和虛擬股權。部分傳統行業則可以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一并推進員工持股激勵計劃。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業內人士都認為,下一步要把健全改革主體各方激勵相容機制擺在更突出的位置。
“激勵機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項改革深化推進的催化劑,也是各項改革舉措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劉興國表示,一方面,沒有科學合理激勵機制的支持,國有企業的管理者與員工,可能會缺乏落實改革舉措的動力與積極性,甚至可能會給改革設置人為障礙。另一方面,其他各項改革的實施,實際上只是為激發國有企業發展潛力、釋放活力、提升效率效益創造了良好外部條件,而最終完成潛力激發、活力釋放與效率效益改善,還在于科學合理激勵機制的建立。
據國資委5月30日披露的數據顯示,黨的十九大以來,共有53家央企控股的119家上市公司有效實施了股權激勵,雖然較之前取得明顯進展,但總體上中央企業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30%實施了股權激勵,覆蓋面還有待進一步擴大。
劉興國指出,目前看,股權激勵的實施,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國有企業活力,促進了國有企業績效的改善。但其不足之處在于,現有的股權激勵措施,實施的條件要求高,而且實施范圍受限。下一步的改革,一是要靈活采用更多科學高效的、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激勵措施;二是要允許更多國有企業,原則上應該允許所有國有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三是要適當放寬激勵幅度的限制性規定,允許業績優秀的國有企業采取更大力度的激勵舉措。
“目前政策以及配套制度的建設尚在完善中,中長期激勵大都處于試點和探索階段,還需要更大的授權和突破。”李紅娟也表示,國企激勵機制的有效建立和實施,還需與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國資監管制度改革、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等協同推進,從制度上進行系統化設計,從法律政策上進行適度松綁和授權,逐步建立起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中長期激勵制度,充分釋放國企員工創新熱情和改革激情。(記者 王璐 羅逸姝)
關鍵詞: 股權激勵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長三角征信鏈”制度標準建設成效顯著 金融機構征信查詢量...
- 匠心之作C6節日大禮盒是過年送禮佳品
- 金伯利鉆石攜手彭于晏,臻愛FUN想,禮迎新春!
- 加盟大平臺,繼往又開來!怡亞通全球招募合伙人共同做大做強
-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改造農村綜合服務社1萬家
- 露營風潮興起 國際戶外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 玉米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預計春節后玉米供應面相對寬松
- 高端消費品牌開啟漲價潮,大牌還能“笑”多久?
- 百世進入“減法”梯隊 能否堅守當前的道路仍未可知
- 入場容易盈利難,團車造車想要站穩腳跟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 爾旭大宅新型材料研產銷一體化,創新綠色新建材
- 兒童打鼾、張嘴睡覺要注意了 睡眠障礙將損害身體健康
- 8年開出4000多家門店,俏妃經期護理緣何成為女性剛需
- 預防大于治療,俏妃經期護理喚活女性生殖健康自生力
- 俏妃經期護理憑何為女性健康筑起防火墻
- 檳榔產業發展峰會展開,問道九五之尊品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 黑龍江科技招商大會大慶專場舉行 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 大事件 | 松偉官宣高圓圓為代言人,疊加億級高鐵投放
- “網紅”隔離險買易賠難?是營銷噱頭還是真保障
- 百億私募巨頭林利軍屈身道歉表信心,“少數”投資人為何不買賬?
- 雅居樂擬18.44億元向中海出售廣州亞運城26.66%股權
- 202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有序 國際收支自主平衡
- 時隔九年,娃哈哈再做醬酒,這次能成功嗎?
- 2025年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消費體系將初步形成
- 銷量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車有望加速增長
- 一張滑雪票蘊藏無限商機:冬奧會點燃冰雪消費
- 綠城服務盈利增長不及預期 野村將其目標價由12.5港元下調13....
- 銀保監會規范銀行服務市場調節價管理:劃出五條紅線
- ?17家酒企上榜2021年綠色工廠名單
- 麥當勞在推特上發了一個手勢,要痛失韓國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