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保息近絕跡 投資者該如何做好投資理財?
如今的投資市場異常繁榮,可供人們選擇投資產品更是琳瑯滿目,然而對于投資者而言,銀行理財依然是投資“主戰場”,收益雖然不高,但它貴在安全穩妥。
然而,隨著日前互聯網存款產品的全面下架,銀行里的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也越來越少了。那么,投資者該如何做好投資理財,使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呢?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各銀行網點高于6%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幾乎絕跡,業績比較基準普遍在2%~4%左右。之前備受歡迎的結構性存款產品現在收益下限也到了0.5%左右,上限也不過5%,甚至掉到3%。三年期固收類產品收益率普遍不超過4.5%,一年期收益率在4%左右。
“如今的銀行理財將由固定收入轉變為凈值收入。”省會某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自2015年央行推出利率自由化之后,不少銀行推出了保本保息理財項目,即在投資之前銀行就承諾的投資者可以得到的收益率,投資結束之后,如果賺多了,多出的錢歸銀行所有;如果所賺的錢未達到預期,銀行將自掏腰包補足投資者的差額。
如今,央行認為各大銀行的這種行為將擾亂我國的利率市場,針對這一現象發布了新規,銀行理財的剛性兌付將被取消,銀行理財將遵循“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原則。
結構性存款規??s小
理財收益一路走低
記者注意到,如今結構性存款已不再是銀行里的明星產品,同時預期收益率也走低。
據統計,在嚴格的監管政策下,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自今年5月開始逐月下降,至8月末首次低于10萬億元。
“監管層打壓銀行結構性存款,實質是打擊高息攬儲,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從而達到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目的。”業內人士表示。
省會某銀行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選掛鉤低風險衍生產品,同樣能夠“保本”,只是收益大不如以前,而且也比不上非固收的浮動理財。這對追求穩妥的投資者而言,不是好消息。
不保本了
理財產品怎么買合適
在銀行理財轉換為凈值型產品后,投資者該如何選擇理財產品呢?
“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之前應該做一項風險等級測試,確定自己屬于哪一種類型的投資者,可以承受何種等級的投資風險,從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銀行雖然沒有明確宣傳保本保息的產品,但是國債、大額存單等產品幾乎不可能出現虧損的情況,相比存款也能獲得更高的利率,普通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
總之,今后想要有更好的投資回報,勢必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專業的投資知識,做好合理的資產配置。(本報記者 劉赟)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長三角征信鏈”制度標準建設成效顯著 金融機構征信查詢量...
- 匠心之作C6節日大禮盒是過年送禮佳品
- 金伯利鉆石攜手彭于晏,臻愛FUN想,禮迎新春!
- 加盟大平臺,繼往又開來!怡亞通全球招募合伙人共同做大做強
-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改造農村綜合服務社1萬家
- 露營風潮興起 國際戶外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 玉米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預計春節后玉米供應面相對寬松
- 高端消費品牌開啟漲價潮,大牌還能“笑”多久?
- 百世進入“減法”梯隊 能否堅守當前的道路仍未可知
- 入場容易盈利難,團車造車想要站穩腳跟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 爾旭大宅新型材料研產銷一體化,創新綠色新建材
- 兒童打鼾、張嘴睡覺要注意了 睡眠障礙將損害身體健康
- 8年開出4000多家門店,俏妃經期護理緣何成為女性剛需
- 預防大于治療,俏妃經期護理喚活女性生殖健康自生力
- 俏妃經期護理憑何為女性健康筑起防火墻
- 檳榔產業發展峰會展開,問道九五之尊品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 黑龍江科技招商大會大慶專場舉行 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 大事件 | 松偉官宣高圓圓為代言人,疊加億級高鐵投放
- “網紅”隔離險買易賠難?是營銷噱頭還是真保障
- 百億私募巨頭林利軍屈身道歉表信心,“少數”投資人為何不買賬?
- 雅居樂擬18.44億元向中海出售廣州亞運城26.66%股權
- 202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有序 國際收支自主平衡
- 時隔九年,娃哈哈再做醬酒,這次能成功嗎?
- 2025年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消費體系將初步形成
- 銷量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車有望加速增長
- 一張滑雪票蘊藏無限商機:冬奧會點燃冰雪消費
- 綠城服務盈利增長不及預期 野村將其目標價由12.5港元下調13....
- 銀保監會規范銀行服務市場調節價管理:劃出五條紅線
- ?17家酒企上榜2021年綠色工廠名單
- 麥當勞在推特上發了一個手勢,要痛失韓國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