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投資 > 正文

三季度央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環比減少0.4%

有專業人士撰文這樣強調投資的重要:“我一直以為,除了身體的健康、人身的安全和自由以外,投資可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專業人士這樣想,普通人未必這樣想。今年第三季度,央行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的兩萬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50.8%,比上季增加1.4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25.1%,比上季減少0.4個百分點。更值得關注的是,央行網站提供的數據圖表顯示,2016年以來的調查結果總體趨勢是,傾向“更多投資”的居民占比持續減少。

這和關注股市的人的感覺差距比較大。最關于股市很重要的一個新聞應該是,國慶長假前,市場改寫了連續日成交額破萬億元的歷史紀錄,而在短暫的長假效應之后,10月第一個交易日成交額又重返萬億元以上。還有,似乎已經很多個月了,新增開戶投資者月增百萬以上。在這樣的背景下,居民投資意愿怎么會下降?

說起來有些奇怪,其實也并不奇怪。市場交投活躍,日成交額持續破萬億元,或許本來就與居民儲蓄資金關聯度不高。關于市場資金數據的新聞比較多,但是大多和居民儲蓄資金無關。比如,今年前三季度北上資金凈買入已3000億元,日均成交額超1200億元。比如,今年上半年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凈流入1184億美元,同比增長84%。此外,雖然缺乏數據佐證,但是,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樓市資金流入股市,炒房者變身炒股者,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至于央行調查結果所顯示的2016年以來城鎮居民投資意愿總體持續下降,可能源于多種因素。比如,投資意愿本身匹配著相對應的投資能力,投資意愿下降,或許正是對自身投資能力的正確認知。比如,個人投資者“一賺一八虧損”的類似說法流行甚廣,抑制了居民投資意愿。比如,在市場波動期間,部分基金的不佳表現被廣為傳播,動搖了居民的投資信心。比如,2016年以來,結構行情不斷,但是始終沒有一次單邊牛市,財富效應終究顯得不夠突出。

央行的調查結果還顯示,去年以來,本來穩定的城鎮居民儲蓄意愿有所強化,傾向“更多儲蓄”的居民占比明顯上升。這至少說明,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潛力確實很大,或者說,有關部門和機構在這方面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關鍵詞: 央行 投資意愿 市場變化 市場交投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