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投資 > 正文

重慶去年非金融類對外投資增長43% 優勢產業增資近億美元

1月29日,重慶市商務委發布消息,去年以來,渝企“走出去”利用國際資源,幫助優勢產業擴鏈延鏈、科技創新補鏈筑鏈、雙邊合作基礎建設。全年實現非金融類對外投資11.9億美元,同比增長43%,位列西部第一。

“一帶一路”投資增速快

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企業開展非金融類對外投資11.9億美元,同比上升42.8%,涉及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受海外疫情影響,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4.5億美元,同比下降6.3%;完成營業額4.3億美元,同比下降25.7%。

其中,對“一帶一路”投資7067萬美元,同比上升49%。在“一帶一路”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8億美元,占同期總額65%,涉及電力、工業、建筑等領域,助力當地基礎設施建設。

借助RCEP東風,重慶積極推進經貿合作。2021年,重慶企業對該地區投資4766萬美元,同比上升24%,涉及鋼鐵、通機、汽車制造等領域,助力我市優勢產業擴鏈延鏈。

優勢產業增資近億美元

市商務委對外經濟合作處相關負責人分析,“走出去”過程中,重慶的優勢產業持續延鏈,先進技術持續補鏈。

如信息技術、汽摩、通機、鋼鐵、醫藥等優勢產業開展投資增資近億美元,投資數量占比超三分之一。科研類在投項目占比13%,生物醫藥、芯片、無人機、自動化等技術得到引進。

投資結構不斷豐富,跨境電商、服裝紡織、教育、設計等服務業新增投資,水果農業持續推進。

此外,通過“走出去”,重慶還實現返程投資2.4億美元,助力重慶市外資引入。

民企投資份額有所下滑

“走出去”浪潮中,民營企業仍占主力軍位置,投資數量占全市74%。但因海外疫情和國際形勢影響,開拓步伐受阻,民營企業投資份額大幅下滑,占全市31%。

“當前,民營企業用好國際市場仍然面臨諸多問題。”上述負責人分析,這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整體體量較小,“重慶相較最早“走出去”的央企和整體經濟發達、開放水平較高的東部地區,仍處于對外投資合作初級階段,整體體量小、氛圍弱,國際理念缺乏。”該負責人說。

二是疫情對其的沖擊影響仍較大。目前,疫情限制人員流動和海外市場運營,境外項目面臨建設和疫情防控“雙壓力”,意向項目商務洽談、跨境考察、市場開拓難實現。三是國際經貿形勢嚴峻。當前,地緣政治和國際經貿形勢復雜,政策不確定性增加,民營企業海外戰略布局和國際化步伐面臨較大挑戰。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商務委將夯實走出去事前事中事后基礎管理鏈條,做強跨境經營公共服務網絡,用好RCEP利好機遇,重點抓好安全風險、統計運行、行業研究、投資促進、企業調研、線上線下平臺、協會作用發揮等工作,為企業應對復雜形勢、開拓國際市場、利用國際資源,提供指導引導,營造良好環境,接入資源機會。

關鍵詞: 重慶 非金融類 對外投資 優勢產業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