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投資 > 正文

通脹預期升至2.92% 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升至2.85%

一季度,受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超預期、貨幣政策收緊的影響,全球權益資產表現相對較弱。其中,A股市場回調更為明顯。一方面,年初部分行業估值較高,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是,國內經濟增長修復不及預期。

此外在交易層面,悲觀情緒強化也導致了短期跌幅較大。我們仍然維持“穩增長”方向確定的建議,相對看好地產產業鏈上游,以及中游收入彈性大、抗成本能力強的行業。此外,部分成長股估值和盈利正在逐漸匹配,性價比顯現。

主要發達經濟體一季度債券收益率普遍上行。大類資產中表現最好的是商品,特別是后周期的能源和糧食;表現最弱的是權益市場,特別是成長股占比較高的寬基指數。

而國內仍處在外“脹”內“滯”的宏觀環境下。海外方面,5-6月將是美國貨幣政策收緊預期最快的時間段,隨后可觀察通脹回落和經濟增長是否可持續。

國內方面,無論5.5%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是否可實現,政策努力穩定經濟的方向是確定的。但考慮到疫情和地產風險化解的不確定性,“穩增長”效果需在5-6月進一步確認。按照社融增速領先盈利增速6個月左右的規律來看,上半年A股盈利增速仍將在下行通道中。當前仍較難判斷盈利拐點出現的時間,但達到經濟增長目標,需要額外的刺激政策出臺。

1、“外脹”:緊縮預期推升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

市場預期美聯儲5月將加息2次,至2022年年底將加息至2.5%,到2023年年底將加息至3.25%。而截至4月20日,10年美債名義利率已經升至2.85%,其中實際利率升至-0.07%,通脹預期升至2.92%。當前實際利率已經接近疫情前水平。

數據來源wind

相對而言,歐洲經濟面臨的壓力更大。出口和凈出口是歐元區的重要支撐,疫情后歐元區出口恢復持續偏慢,疊加俄烏戰爭影響,歐元區貿易差額已連續5個月為負,同時實際工資同比增速陷入明顯的負增長。如果歐央行因為通脹壓力,在7月開始啟動加息,將對后續經濟造成明顯的壓制。

2、“內滯”:穩增長政策方向確定

目前經濟存在兩方面現實壓力,一是居民就業壓力在3月大幅高增,幾乎回到20年壓力最大的時期。城鎮調查失業率3月由5.5%升至5.8%,接近20年6.2%的高點;31城失業率由5.4%升至6%,超過20年5.8%的高點;16-24歲人口失業率由15.3%升至16%,接近20年16.8%的高點。二是房地產債務和流動性風險仍然較大。疫情反復讓產業鏈和物流深處困境,同時地產去杠桿與暢通循環也存在困境。4月以來疫情持續擴散,對物流和生產形成了較大的影響。

地產股當前的超額收益主要集中在政策預期放松階段,銷售面積回升的效果還不明顯,待地產銷售面積企穩后,地產產業鏈相關股票才會具有超額收益。但考慮到政策目的是穩定房地產而非大力刺激房地產,大部分地產產業鏈子板塊收入增長彈性有限,不足以抵消成本上行對利潤的侵蝕,因此需要精選收入彈性大、抗成本能力強的行業。相對看好地產產業鏈上游以及中游中收入彈性大、抗成本能力強的行業。

去年底至今熱門賽道跌幅較大,但多數賽道的景氣度未下降,而分析師盈利預測不降反升,疊加盈利上調及股價下行影響,當前部分賽道的估值大幅下降,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降至1以下。偏上游的硅料、鋰電資源品在所有賽道中盈利預測上調最明顯,當前PEG均是0.4,低于多數賽道。逆變器、一體化組件、鋰電池的盈利預測均上調,當前PEG均在1以下,相比自身歷史較低。部分成長股盈利出現一定程度下調:如光伏設備、新能源整車、半導體IGBT、調味品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市公司上游盈利占比將達到2012年以來最高水平,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上游采掘業占比達到近年來新高。

過去10年,海內外均面臨傳統行業企業資本開支不足的問題。投資不足、融資成本上升帶來的供給約束,增強了資源品豐富的國家對商品的議價能力。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成為這些國家不得不面臨的現狀,這可能會進一步強化“綠色通脹”,甚至有可能形成工資-通脹的螺旋。上游供給短期普遍偏緊成為共識,煤炭、黑色金屬、有色、原油等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已經處于歷史高位,高于供給側改革時期。而從需求端來看,海外生產需求修復也支撐了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

關鍵詞: 通脹預期升至2.92% 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升至2.85%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