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投資 > 正文

全球熱門:公司債 投資者該如何避坑與自救?(下) |思維百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一期,思維百科給大家講述了公司債的收益和風險,以及公司債的購買技巧,這期思維百科將為投資者們講述購買公司債前,個人投資者要如何針對事前、事中、事后,分別采取不同的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首先,事前考察。在投資前,針對發行公司,可以結合國家經濟形勢、行業情況、企業現狀進行詳細了解,對于企業自身的考察可大致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針對企業的真實資產狀況,債務余額、債務結構等,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經營狀況和公司以往債券的支付情況,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二是了解企業目前現金流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其穩健程度、業務情況等;三是結合結合企業財務狀況和網絡輿情判斷企業后續融資需求和難易程度。

其次,事中監督。在投資過程中,需要關注被投企業的公告、行業相關情況,及時發現風險。

最后,事后管理。雖然投資者前期做了很多工作,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債券發行公司的信用風險,因此司法途徑是解決問題的最后手段。對此,思維百科認為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了解清楚自己所購買的債券所涉及的法律關系;二、維權應趁早。必要時投資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主張發行人財務狀況嚴重惡化等情況以至無力償還尚未到期的債務而構成預期違約;三、發揮專業的力量。債券出現實質違約時,投資人可以委托律師通過通過協商、增加擔保、訴訟、仲裁、訴前財產保全等方式主張權利,必要時可申請破產清算,通過司法途徑追查發行人的資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債已經脫離了我們此前講到的國債、貨幣基金等低風險理財產品,步入到相對高風險的區域,因此,建議想要參與公司債等投資者,要切身考慮好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公司債券是一個更加適合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策略的品種,并不適合個人投資者做短線投機炒作,所以,在投資債券之前投資者應準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債券的中途轉讓并不一定會給持有人帶來回報。(思維財經出品)■

關鍵詞: 投資者該如何避坑與自救(下) |思維百科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