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微資訊!銀行理財到期年化收益1%,投資者:為啥不如定期存款高

封面新聞記者 朱寧

“咋個銀行理財收益率還沒定期存款高呢?”作為銀行理財資深人士的趙姐近期贖回了一只9個月封閉期的固收理財,贖回后才發現所購買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只有1.08%,這讓她有所不解,為何銀行理財收益竟然這么低?


(資料圖)

年內兩次“破凈潮”

近期理財再遭“債殺”

“當時產品介紹標明預期收益是3%-4%,而且是低風險的,所有我就買了這個理財產品,但是這兩天封閉期到了我就贖回了,然后一算年化收益只有1.08%”趙姐說道:“我還不如買三年期的定期呢,比這個還放心點,以后買理財真的要很注意才行。”

實際上,作為凈值化轉型元年,2022年銀行理財出現明顯變化,收益率波動成為常態。今年資本市場波動不斷,以趙姐購買的9個月封閉期理財產品為例,購買時間正好是今年2月,彼時正值股市階段性下跌前夕,股市下跌也就造成配置股票和債券理財產品的下跌。

數據顯示,今年3月底,23913只公布凈值情況的理財產品中,破凈的有2084只,理財破凈比例達8.71%;4月隨著股市繼續下跌,10年期國債利率上行,理財破凈現象持續,破凈率維持在8.3%左右的高位。

在經歷股市回暖,理財產品凈值回升后,在近期卻又迎來了債市的震蕩;上周五(11月11日)開始,債市收益率下跌震蕩開啟,于本周一(11月14日)跌幅加劇,創下債市6年最大單日跌幅,利率債各期限均大幅上行。

經歷四月“股殺”和近期“債殺”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及預期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記者采訪到另外一位銀行理財投資者趙恒,其表示,現在持有的兩只理財,其中一只364天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基本上沒有什么太大的波動,而另外一只固收類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確實在近期出現了明顯下跌。

實際上,上述的情況并不是個例,近期無論是在微博、抖音、小紅書上,很多銀行理財投資者都“虧聲一片”,很多銀行理財客戶集體吐槽凈值劇烈下滑。

情緒推動債券下跌

理財投資者應當合理看待收益波動

實際上,無論是國有大行還是股份制銀行,或者是城農商行,近期多只理財產品均出現了凈值下滑,與業績比較基準大幅偏離的現象。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全市場34364只銀行理財中(發行主體包含銀行和理財公司),共有1776只產品的凈值跌至1以下。

究其原因,則要歸因債券市場的波動,本周以來,債券市場大幅調整,10年國債收益率大幅上行12基點至2.86%,3年國債收益率上行12基點至2.49%,1年國債收益率上行15基點至2.12%;各期限同業存單利率普遍上行15-20基點。

需要指出的是,債券收益率是債券價格的反向指標,收益率上升意味著券價下跌及債券持有人的賬面損失。

債券市場近期收益率下跌拖累了以債券資產為配置大頭的銀行理財。債券市場的急跌導致產品配置的債券部分資產凈值下跌,即便有權益部分在支撐,但依舊無法抵消凈值的回撤。

對于債券下跌原因,光大銀行金融分析師周茂華對記者表示,近日債市劇烈波動,主要是受幾方面因素疊加影響,首先是市場流動性有所收斂,此前債券利率較低,是因為市場流動性較高;其次近期股市和債市“蹺蹺板”關系比較明顯。

“本次債券市場的波動實質上是市場對經濟恢復的預期有所抬升,推升市場風險偏好的原因?!彼侥蓟鸾浝砗紊绞硎荆S著近期央行MLF縮量續作,降準預期落空,市場流動性的邊際收緊,這些都不利于債市流動性,市場出現一定的恐慌性出逃,這也是債市大跌的主要原因。

“市場波動有高有低,均屬于常態,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后,銀行理財隨著底層資產價格波動也已被市場接受。”周茂華對記者表示,近日債市劇烈波動,有資金面及基本面預期因素,但更多市場情緒主導,隨著短期市場情緒穩定,債市將回歸常態;對投資者而言避免追漲殺跌,理性看待短期凈值波動,目前從國內基本面、政策面不支持債券市場趨勢大幅調整。

對于后市,何山石表示,目前偏寬松貨幣政策暫時沒有看到轉向的趨勢,只不過短期需要等待市場情緒穩定,對于投資者而言,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后,理財發生波動也成了常見現象,投資者還需降低預期,更新自己的投資觀念,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關鍵詞: 銀行理財到期年化收益1% 投資者為啥不如定期存款高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