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世界頭條:中日兩大債權國拋售超千億,美債減持浪潮會否加劇?

如果美聯儲仍將繼續加息,美債利率還將進一步上升,全球多國拋售美債的浪潮或將持續


(資料圖片)

文|特約作者 張瑋龍

編輯|張威 袁滿

在收益率高漲、流動性緊縮背景下,全球多國減持美債的浪潮正不斷加劇。

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數據(TIC)顯示,9月,作為美債第一大外國持有國,日本的美國國債持倉規模較8月環比減少796億美元,降至1.1202萬億美元。同月,作為美債第二大外國持有國,中國的美國國債持倉規模較8月環比減少382億美元,降至9336億美元,為201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中國對美債持倉已連續多月低于1萬億美元。

TIC數據還顯示,受日本規模拋售美債等因素影響,9月,海外官方資本對美國國債等資產的持有規模凈流出177億美元,延續海外官方資本持續減持美國國債的趨勢。

實際上,中日等多國拋售美債的跡象早已顯現。研究咨詢公司Exante data匯集的日本政府數據顯示,從4月到9月,僅日本壽險公司和退休金機構就減持了近400億美元的海外債券。在此之前,它們自2016年初以來增持了約5000億美元海外債券,彼時日本央行的政策正將日本債券收益率推低至零以下。

作為日本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住友生命保險的投資規劃主管藤村敏夫(Toshio Fujimura)便表示,他的公司將減持數千億日元(即數十億美元)的海外債券,同時增持國內債券。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全球多國拋售美債,主要受美債收益率上行、各國管理匯率資金儲備、擔心美債市場流動性風險加劇等因素所致,“但也需注意,由于美國的主權債務風險仍較低,美債仍是較安全、穩定的資產,具有較高的流動性,美債資產仍是各國央行外匯儲備投資中的壓艙石”。

招商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劉亞欣則認為,在美國通脹形勢有所好轉的背景下,全球多國減持美債的趨勢可能有所緩和。“若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寬松,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回落,匯率干預和交易性減持美債的必要性和力量均將下降。”她說。

兩大“債主”齊拋美債

在劉亞欣看來,之所以中日兩大“債主”連續多月齊拋美債,一大原因是為減少因美聯儲加息造成的美債資產損失。“在通脹高企背景下,美聯儲連續多月激進加息,導致美債收益率上行趨勢加劇。這可能引發市場主體為避免進一步損失而減持部分美債。”她說。

11月2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OMC)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75個基點到3.75%至4%之間。至此,美聯儲已連續四次加息75個基點。自3月以來,美聯儲連續六次加息,累計加息375個基點,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水平現已升至2008年1月以來最高位。

從美債市場表現來看,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為例,從9月初到9月底,該收益率已由3.265%升至3.804%。截至目前,對利率變化更加敏感的1年期、3年期短端美債收益率已達4.722%、4.229%。從長端利率來看,30年期美債收益率則為3.880%。

劉亞欣還表示,美聯儲加息使美元走強,導致包括日元在內的非美貨幣走貶。不僅如此,作為能源進口國,在強美元背景下,日本貿易逆差擴大,更是加劇了上述趨勢。“為遏制日元貶值勢頭,日本政府不得不對外匯市場采取干預,而這需要消耗美元外匯儲備,因而或需要拋售美債。”

截至9月底,日元、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較年初下跌了近22%、12%。

9月中下旬,為支撐本幣匯率,日本政府24年來首次干預外匯市場。日本政府表示,賣出了美元并買入了日元。“盡管匯率原則上應該由市場決定,但當投機交易和過度波動一再發生時,我們不能袖手旁觀。”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Shunichi Suzuki)說。此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也在紐約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重復了同樣措辭,并稱日元波動幅度已創30年之最。

明明表示,對美債流動性風險的擔憂或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各國減持美債。“在美聯儲鷹派加息疊加縮表背景下,彭博美國國債流動性指標逐漸攀升,顯示出美債流動性風險上升。”他說。

9月,衡量美國國債流動性(美債收益率偏離公允價值模型)的指標——彭博美國政府證券流動性指數接近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彼時正值全球遭遇“美元荒”的時期。

投資機構DoubleLine Capital債券投資經理懷特利 (Gregory Whiteley) 便稱,放在過去,交易員能夠持有4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但現在,交易員只能用電子方式進行1億美元的交易,然后拿起電話看看他們是否可以在其他經紀商手中獲得額外頭寸。

10月中旬,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也直言:“我們擔心美國國債市場缺乏足夠的流動性。”

減持美債浪潮會否加劇?

不過,雖然海外官方資本持續減持美債,但海外私人資本卻持續流入美債市場,這確保了美國沒有遭遇資本流出壓力。TIC的數據顯示,9月海外私人資本對美國不同期限證券與銀行存款的資金凈流入額達到485億美元,成功抵消海外官方的177億美元凈流出額。

在明明看來,這是因為市場認為美國經濟仍相對較強,美國主權債務風險仍較低,美債仍是較安全、穩定的資產。“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國際貿易貨幣,各國貨幣價值仍與美元高度相關,各國需要美元資產作為調節匯率工具的資產儲備。”

劉亞欣也稱,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資產,因而外儲規模較多的國家通常會持有較多美債等高流動性美元資產。

未來,全球多國拋售美債的浪潮會否持續?在明明看來,如果美聯儲仍將繼續加息,美債利率還將進一步上升,該浪潮或將持續。如果美聯儲加息放緩,對美元及美債的支撐將走弱。疊加全球需求下行,推動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一些國家的貿易逆差壓力預計將有所緩解。在此背景下,未來各國減持美債的規模或將有所下降。

在劉亞欣看來,隨著美國通脹啟穩,美聯儲貨幣政策如果轉向寬松,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將回落,匯率干預和交易性減持美債的必要性和力量均將下降。

美國勞工部11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7.7%,為1月以來最小漲幅,較前值8.2%回落0.5個百分點。經季調后,美國10月CPI環比上漲0.4%,低于預期值0.6%。

芝商所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 Tool)顯示,在通脹數據出爐后,市場預計12月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已升至80.6%,押注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則降至19.4%。

但從日本方面來看,《華爾街日報》的分析認為,目前日元疲軟是由美國和日本利率政策的巨大差異所推動的。雖然美聯儲加息步伐有可能趨緩,但其利率水平仍處于高位。日本目前通脹水平較低,日本央行不太可能提高利率水平,這意味著兩國貨幣政策的利差亦將處于高位。

鈴木俊一表示,如有必要,日本政府將再次采取行動。日本財務省負責國際事務的副大臣神田真人(Masato Kanda)說,日本正與美國密切溝通。

在多國連續減持美債后,市場一方面擔心這將影響美債市場,另一方面也在關注如何影響美國債務問題。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聯邦政府的債務規模已于10月突破31萬億美元,而這距離債務規模突破30萬億美元僅過去了八個多月,進一步逼近31.4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

在明明看來,多國央行減持美債,的確會在短期放大美債市場的波動率、推升美債利率。但也需注意,較低的美債價格會吸引機構或個人投資者買入。此外,在地緣政治沖突持續、股市因全球高通脹以及經濟下行而持續波動背景下,美債的避險需求仍較高。疊加美國國債的發行量有所減少等因素,未來美國債務受到的影響將相對較小。

他還表示,減持美債會一定程度支撐中國匯率,但是減持美債引發美債利率上升可能會導致中國央行仍持有的美債資產出現一定的損失。

劉亞欣認為,從短期來看,美債收益率上沖,將增加美國政府新發債務的成本。同時,短期中國外儲將面臨一些資產價格和估值層面的影響。“但長期而言,影響不大。”她說。

(作者為《財經》特約作者)

關鍵詞: 中日兩大債權國拋售超千億 美債減持浪潮會否加劇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