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焦點日報:農銀匯理基金王明君:審視投資邏輯 注重信用風險管理


(資料圖片)

智通財經APP獲悉,農銀匯理基金經理王明君指出,債券市場運行過程中,信用債整體走勢趨同利率債,但波動幅度有一定區別,兩者絕對收益率的差異可視為信用利差。

信用利差,主要可以拆解為信用風險溢價和流動性溢價。信用風險溢價,主要源于對發行人資質的擔憂,受到宏觀、行業、企業個體經營等因素的影響,投資人希望就承擔的這部分額外風險獲得更高補償;流動性溢價,主要由于融資加杠桿能力和二級流動性水平差異所致,受到供需格局和資金面的影響。

市場的復雜性在于,很多時候信用風險溢價和流動性溢價會交織在一起,如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調整,會重新定價信用風險溢價和改變信用投資需求,進而影響二級流動性。

今年以來,信用利差一季度波動略有走闊,4至8月開啟一輪明顯利差壓縮,并在低位震蕩后于11月重新抬升。4月央行實施了全面降準,隨后連續多月續作MLF,疊加央行上繳利潤、留底退稅等,向市場投放充足的流動性,市場資金價格持續運行在政策利率下方。2022全年債券市場呈現震蕩行情,前七個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基本處于2.7-2.85%區間,這一局面直至8月超預期降息帶動10年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行突破2.6%。

在流動性合理充裕預期、市場震蕩背景下,信用債票息價值凸顯,受債券投資者青睞,帶動高等級信用利差壓縮至歷史低位。

但進入11月,市場發生了變化。一則防疫和地產等政策調整改變了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二則資金面邊際發生調整,疊加部分產品負債端不穩定產生的連鎖反應等因素放大了振幅。

當前,大部分債券收益率已基本回到年初水平,信用債的流動性溢價等因素導致信用利差快速反彈。

面對市場調整,保持平和的心態,盡量避免在市場波動時被情緒牽引做出錯誤判斷。

結合歷史走勢重新審視投資的基本邏輯,在保障信用風險可控前提下,立足自身產品的性質和負債端的穩定性,判斷可承受的利率整體波動風險和信用流動性溢價風險。

在信用利差調整修復過程中,如果資金成本能夠維持在舒適區間,更能為負債端穩定、成本法衡量的產品創造票息收益和杠桿收益。

關鍵詞: 農銀匯理基金王明君審視投資邏輯 注重信用風險管理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