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時看!1月地方債發行超6000億元 一季度基建投資有望實現淡季不淡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1月新增地方債發行超6000億元引發市場的關注。據中泰證券最新統計顯示,1月,地方債發行達6435億元,其中主要以新增專項債為主,占當月地方債發行總量的76.3%。1月共有17個省份和3個計劃單列市發行地方債,其中廣東、河南、山東發行規模位列前三。
與此同時,近期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表明重大項目和基建依然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今年各地重大項目開工時間較早。記者注意到,部分省份2023年時點和2022年較為相近,如安徽、四川、福建廈門等都在2023年1月上旬開展了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年后廣東、湖南、河南等則是選擇1月28日、29日開展活動。
(資料圖)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日前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表示:“1月份新增地方債發行超6000億元,比2022年和2021年同期大幅增長,增幅分別超30%和60%,僅低于2020年疫情暴發初期,繼續保持搶抓時間機遇快發行早見效的快速增長勢頭,意在持續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激發要素活力、帶動經濟增長,為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鞏固經濟企穩回升的良好態勢提供了強力。”
資金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建設
從投向領域來看,來自中泰證券的數據顯示,新增專項債主要投向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社會事業,占比分別為58.48%、17.52%和8.93%。
記者注意到,2022年新增地方債資金也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建設。根據財政部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的數據,2022年新增地方債資金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的比例達63.8%,比2021年提高2.7個百分點,對提振基建投資作用明顯。其中,投向市政和園區、交通基礎設施、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物流和能源資金占比分別為31.9%、17.3%、9.2%、3.7%、1.7%;其余投向社會事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
就此,張依群認為:“當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政府投資的最重要資金來源。在具體額度分配和使用上,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會更加注重精準施策和提質增效,向更需要、更有效、更有發展潛力和國家重大戰略布局的省市傾斜,有效防止地方政府債券資金閑置浪費和地方財政支出壓力過快增長,適度放寬準公共投資領域,提高地方專項債券投資收益回報能力。”
在張依群看來,地方專項債券用于具有投資回款機制和能力的政府公益、準公益項目,投資建設期和運用使用期限較長,資金占用量大,運營相對平穩。從各地今年專項債券投向上看,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提升基礎設施服務功能,補充經濟高質量發展短板,又是有效避免投資風險,保證債券投資安全,擴展債券投資項目自身功能,具有明顯的投資托底、保增、穩定、帶動作用。
展望未來,聯合資信研報表示,2023年,預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仍將保持增長,專項債發行量維持高位;專項債資金監管將持續加強,調整專項債資金用途情況或有所增多、資金使用效率有望提高;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嚴監管政策仍將持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定價將更好地體現地方債的風險收益水平。
在發行方面,2022年,我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量創新高,表現出發行進度顯著前置。有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3月22日,我國地方債發行已經超過1.5萬億元,約為去年同期的2倍,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超過1.1萬億元。
同理,2023年地方債發行節奏也有望維持前置態勢。早在去年底,就有部分省份披露財政部已提前下達2023年新增政府債務限額,比往年下達時間更早。
天風證券還估計,今年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可能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全年新增專項債總額度或接近4萬億元。還有機構預計,2023年專項債發行規模約3.8萬億元,比2022年預算小幅增加1500億元。
具體到1月份,從發行規模上看,數據顯示,今年1月專項債4986.34億元,而2022年1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4844億元,發行規模超出去年逾百億元。
助力基建投資增速維持高位
在業界專家看來,近幾年來,專項債作為項目資本金支持基建投資,為拉動基建投資、穩住經濟大盤提供重要支撐。在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要求下,2023年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將會陸續開工建設,基建項目新增資金需求仍然較高。
在基建方面,據媒體報道,春節過后,貴州省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復工復產,按下項目建設“加速鍵”。通過加強項目建設要素保障、補鏈延鏈強鏈等舉措,貴州省確保2023年推進實施重大項目4000個以上,完成投資8000億元,為新的一年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另有統計顯示,春節過后,長三角鐵路22個在建項目中的900余處施工點全面復工,復工率超過90%。
張依群告訴記者:“今年各地重大項目投資繼續保持快節奏,具有抓早抓快抓細抓實的鮮明特點,地方債券發行規模、速度在疫情政策調整后不降反升,為實現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和實現全年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張依群還表示,經濟回穩、市場預期還不容盲目樂觀,社會投資、居民消費不旺,出口形勢更趨復雜,各種信心恢復有待時間消化和檢驗,這些都需要通過政府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進行對沖。因此,今年基建投資規模還會繼續增加,投資增速還會持續加快,穩定市場的逆周期調節作用可能會比以往更加明顯,只有當經濟的主要指標出現較為明顯好轉,政府基建投資才會平衡式下降。
在這方面,2022年我國基礎設施投資明顯提速: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增長9.4%,增速連續8個月加快,比上年大幅提高9.0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3.6%,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0.1%,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9.3%。
有券商人士指出,2023年一季度可能是全年經濟增長壓力較突出的時期,作為基建開工的傳統淡季,在新增專項債的有力支持下,基建投資有望實現淡季不淡。
從全年來看,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告訴記者:“2023年,擴大內需、保持我國經濟穩健增長的重要性上升,穩增長政策預計將進一步強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穩增長、擴內需’的有效手段,預計本年新老基建投資增速仍將維持相對高位。”
(編輯:孟慶偉 校對:顏京寧)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遼寧擴大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范圍 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增額終身壽險成銀保市場上的黑馬 中途退保恐會損失保費
保險公司紛紛探索轉型之路 聚焦細分業務、推出新產品
排行
最近更新
- 全球即時看!1月地方債發行超6000億元 一季度基建投資有望實...
- 世界熱訊:廣平聯社多措并舉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 持續融冰,萬達再發美元債獲超額認購
- 全球快看點丨這家鋰業國企高管被立案調查!存量債券3億元
- 當前要聞:西鄉農商銀行榮獲全省農合機構2022年度場景金融突...
-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下調埃及信用評級至B3級
- 《國際交往中心城市指數2022》發布:北京科技創新排名第2
- 世界速看:獎勵100家企業!山東首設“開門紅”專項激勵政策
- 廣發基金:砸錢救場難阻投資者出逃,旗下債基四季度遭凈贖回...
- 全球今頭條!山東強力推進水利工程建設 今年完成投資逾600億元
- 天天滾動:深圳市移卡科技在標普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CSA)...
- 天天微動態丨山東發文支持居民剛需、改善性購房 6市出臺新政
- 天天快消息!中疾控最新通報!
- 全球關注:沖刺“開門紅” 山東“1號文件”力促經濟復蘇
- 環球快報:絕味食品2022“慘淡”收場,凈利潤同比下滑超七成
- KK集團“激進”的雙刃劍:持續虧損,月均交易大幅縮水
- 每日看點!山東嚴把向海排污“閘口” 整治入海排污口2萬余個
- 今日播報!螞蟻鏈上榜福布斯2023全球區塊鏈50強
- 市人民醫院仁心仁術獲患者點贊
- 揚帆起航,再創輝煌!施貝安健康集團2023年度營銷大會火熱開啟!
- 焦點觀察:中國最強音劉雨潼是誰?劉雨潼個人資料介紹?
- 童星鄭子寒的個人經歷有哪些?鄭子寒個人資料介紹?
- 世界速訊:李秀赫是誰?李秀赫個人資料介紹
- 曾子墨老公是誰?曾子墨個人資料介紹?
- 【全球新視野】鄭素敏是誰?鄭素敏個人資料介紹
- 模特許穎是誰?許穎個人資料介紹
- 模特林宜芝是誰?林宜芝個人資料介紹?
- 環球視點!胡悅個人資料介紹?演員胡悅演過哪些角色?
- 世界時訊:主持人楊帆是誰?楊帆個人資料介紹?
- 白凱南老婆是誰?白凱南個人資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