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濟寧數字政府建設惠企惠民惠發展

掌上濟寧訊(記者 王雁南)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數字政府建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打造濟e辦政務服務品牌”,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提升一體化協同辦公體系”。

數字政府建設給濟寧人民到底帶來怎樣的數字紅利?

惠企惠民更暖心


(資料圖)

為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我市加快全市一體化大數據體系建設,開展破除數據壁壘專項行動,打造全市統一的一體化大數據平臺,打通53個部門數據壁壘,匯聚99億條數據,數據共享渠道得到暢通。

為滿足企業和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我市以塑強“愛山東·濟e辦”政務服務品牌為牽引,推進“一網通辦、掌上全辦”,打通市縣鄉村四級網上服務站點,全市1.6萬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網上可辦,2920項高頻民生服務事項在“愛山東”APP實現“掌上”統一渠道辦理。在企業開辦、項目審批、交通運輸等領域,推出建筑垃圾處置、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等277項全程電子化審批服務,其中建筑業企業資質簡單變更等121項簡易許可實現“秒批秒辦”。

以“無證明城市”建設為契機,積極推廣“免證辦事”模式,上線“無證明城市”服務系統,開通“電子證照通”等功能,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后臺工作人員可直接通過系統關聯獲取電子證照,群眾無需提供紙質證照,今年以來,已有272個證照可以實時調用、線上出具,先后調用電子證照服務14萬次,2364個服務事項可以“免證辦理”。

為讓服務更暖心,我市在全市推廣“整點報時”服務模式,對企業群眾許可證件有效期、年審、資質有效期即將到達前1個月、1周、1個工作日時,通過電話告知、短信提醒等形式,精準提醒企業群眾按期辦理。目前,已有3100余名群眾、1500余家企業接到暖心提醒。

此外,我市還打造了惠民補貼待遇資格靜默認證平臺,創新實行“大數據采集——數據比對——自動發送”的靜默認證方式,實現34類待遇資格“無感知、零打擾”認證,取代了現場認證、“持報拍照”等傳統認證方式,先后完成靜默認證368.09萬人次。

利民高效助發展

近年來,我市立足內河航運優勢,依托數字政府建設,搭建起以“濟港通”為平臺的信息互通、服務互聯、資源共享的濟寧港航“微服務”矩陣,線上提供天氣預報、通航服務、水位水情、待閘信息等40余項便民服務,船民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即可線上辦理各項業務,查看各類信息,實現“隨時辦”“指尖辦”。我市還在全省內河率先推開了“云船檢”服務,檢驗流程由3天縮短至1天,一年可為船企船員節省費用2000余萬元。“濟港通”自上線運行以來,關注用戶突破5萬余人,注冊港口企業 45家、水運企業163家、營運船舶7200余艘,每年可為港航企業和船員節省10%以上的物流成本。

為推動惠企政策高效落地,我市建設了惠企通服務平臺,搭建起政策庫和企業庫,匯集金融、就業、財稅、人才、科技、知識產權等各類惠企政策7.36萬余條,入駐5.34萬家企業,通過數據共享為企業精準畫像,自動篩選出企業可以申報的政策,先后為17557家企業提供政策“一鍵匹配”服務,通過“免申即享”“不來即享”方式,為企業落實各類獎補1.02億元。

我市還將數字技術廣泛用于基層治理領域,推行“一網統攬”“四級共享”,匯聚1900余萬條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數據,推動社區視頻監控、智慧音柱、智慧燈柱建設,開發安全事件智能預警、養老服務網上預訂、群眾訴求網上辦理等20余項應用,有效提升社區治理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助推169個社區建成智慧社區。

2023年,全市將以效能提升為抓手,深化數據賦能,進一步夯實數字政府發展底座,全力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充分釋放數據紅利,讓數據惠及更多群眾和企業,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打造數字新引擎。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