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2024世界計算大會觀察:算出新質生產力 千行百業加速智能

(唐小晴 尹柳清 張雪盈 文菲凡)智能導盲機器狗、“進化”出感知和觸覺的人形機器人、帶電作業機器人、健康服務機器人……因迭代升級的算力、算法、算據持續賦能,9月24日至25日在長沙舉行的2024世界計算大會上,一幅各行各業加速智能化的新景象呈現,重塑產業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9月24日,2024世界計算大會創新成果展,工作人員演示雙臂協同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機器人作業。中新網記者 唐小晴 攝

改變傳統服務模式 孕育新業態

傳統人工帶電作業面臨安全風險高、環境適應性差和結構性缺員的挑戰。現在,這一瓶頸已被破解。

耗時三年,國網湖南超高壓輸電公司自主研制了雙臂協同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機器人。今年6月,在湖南資興市蓼江鎮,這款機器人順利完成異物清除、引流板緊固作業。這是國內首次完成的帶電作業機器人自主上下線高空檢修。

“它由作業機器人、運輸機器人、無人機和地面基站構成,融合了機器人、智能控制、高壓電和視覺識別等技術。通過視覺識別算法,操作員只需輕松一按,就能捕捉與定位作業目標。”該公司工作人員喬明明說,該機器人可適應不同檢測任務,打破傳統機器人單一作業類型,實現機器代人完成帶電檢修。

多位參會專家表示,AI算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悄然改變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制造業到醫療保健,從金融服務到教育領域,傳統行業的固有模式正在被 AI算力所顛覆。

在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的超能機器人生產基地,數百臺健康服務機器人整齊排列,等待封裝發貨。“這些機器人已通過二類醫療檢測器械認證,可進行血壓、心率、血糖等8項體征測量。”湖南超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湘江說,他們聯合醫療專家打造了醫療大模型數據庫,一般的小病小痛只需對話健康服務機器人即可分析癥狀、給出建議。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自學表示,在AI技術大力驅動下,千行百業將加速從“+AI”向“AI+”轉變,AI應用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以大模型為大腦構建的具身智能,市場空間巨大,技術門檻高,將成為未來數字社會的重要賽道之一。”

9月24日,2024世界計算大會創新成果展上,人形機器人吸睛。中新網記者 唐小晴 攝

先進技術開辟產業新賽道

人形機器人,是具有類人形態和功能的機器人,集高端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于一體,是機器人技術的戰略制高點。當下,這一極具想象力的產業,已被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代表產業之一,全國各地加速布局,成為未來產業新賽道。

首次在世界計算大會展出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吸睛無數。它搭載了與車輛同源的AI技術,全身具備28個活動關節,雙手共有11個自由度,行走速度較之前提升了30%。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該機器人10個手指“進化”出感知和觸覺功能,無論是輕握雞蛋,還是搬運沉重的箱子,都能輕松應對。

最近,這款人形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內嘗試做一些非常實用的工作。借助視覺神經網絡和FSD芯片,它模仿人類的操作進行電池的分揀訓練。“明年將會有超1000個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幫助人類完成生產任務。”工作人員透露。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進步,人形機器人發展迎新機遇。“我們的人形機器人已先后走進寶馬、比亞迪、蔚來等汽車工廠實訓、打工,有的還在汽車工廠完成了底盤裝配和外觀質檢等任務。”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認為,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產業之一,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

近年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積極探索與人工智能、新材料、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的融合發展。但中長期來看,人形機器人進入商用,走進家庭、教育、醫療等場景,還需突破復雜和精細作業要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云鶴說,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但能幫助人類更好工作。

“未來世界最大的變量就是AI,也是人形機器人發展最大的指引,人形機器人企業要時刻跟蹤AI動向,才能保持領先。”王興興說。

9月24日,2024世界計算大會創新成果展上,人形機器人與機器狗互動。中新網記者 唐小晴 攝

催生發展新機遇  算出新質生產力

2023年,中國長城文印產品新產線建成投產儀式在湖南湘江新區舉行。作為國內的計算產業“龍頭”,中國長城正式“落子”文印產業。新產線具備完整的知識產權和國內供應鏈,目標成為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文印產業基地。

“我們在算法上進行了重構,還在核心部件上打破技術壁壘,實現了激光打印機的國產全自主。”長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欣說,中國長城的文印產線即將于近期擴產,目標是在未來幾年達到百萬臺的年產能,助力長沙構建一條以激光打印機為核心的百億元文印產業鏈。

在湖南,越來越多企業將數字化轉型視為重塑競爭力的必修課。“未來,是算力驅動時代,長沙在算力產業的超前布局和軟硬件生態方面壁壘優勢將進一步放大,對于我們算力產業鏈上企業來說,也是一次彎道超車機會。”拓維信息一位負責人說,該公司將積極發揮產業鏈頭部企業牽引帶動作用,推動產業生態圈建設,助力湖南打造全國智能計算自主創新策源中心。

當前,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深度融合,是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大趨勢,而計算和通信兩個領域的融合開創了智能計算的新天地,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智能計算越來越鮮明地展現出其融合性、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的產業特征。

湖南近年乘著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東風,把綠色智能計算作為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的重要抓手,以綠色低碳安全為保障,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核心,以多元化場景應用為拓展,構建起覆蓋軟硬件產品及研發、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生態,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新質生產力。

湖南官方資料顯示,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綠色智能計算產業“井噴”發展,預計2025年該省產業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力爭2030年達到2萬億元左右,培育形成8個以上特色產業集群、10個以上特色產業園區。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王懷民表示,這兩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對計算要求達到了新高度,算力對人工智能和產業的發展成為重要引擎,不僅推動了新質生產力,還在新質生產力的源頭支撐了前沿科技。(完)

關鍵詞: 千行百業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