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云南菌農變“菌導” 野生菌特色產業有“蘑”力

“大家在采摘野生菌時不要破壞它的生長環境,握住菌柄輕輕一搖就能摘出來。”近日,在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的一片山林中,采菌向導普艷蘭正帶領一批來自河北省的游客開啟采摘野生菌之旅。

8月25日,采菌向導普艷蘭(右一)帶著游客在云南省易門縣一處山林中尋覓野生菌。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得益于氣候、地理等資源優勢,地處中國西南的云南擁有900余種野生食用菌,約占全國種類的90%、全球種類的36%,是名副其實的“野生菌王國”。過去十多年中,普艷蘭的身份從菌農變成“菌導”,同時也見證著云南野生菌逐步從深山走向市場,成長為年產值數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大產業。

33歲的普艷蘭在“菌鄉”易門長大,從小練就了識菌、采菌的生活技能。“小時候我們采來的菌子只是供家里人吃。”普艷蘭說,后來隨著云南野生菌的名氣越來越大,逐漸有商販來到易門收購野生菌。

“雞樅鮮甜,煮湯、清炒都可,干巴菌鮮香,用來炒飯最佳。”憑借一手烹飪野生菌的絕技,普艷蘭經營的農家樂吸引不少回頭客,野生菌成為她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

10月5日,云南省普洱市一家餐廳的服務人員正在清洗野生菌。歐陽莉 攝

但隨著市場對野生菌需求的急劇增長,云南的野生菌價格持續攀升,這一趨勢導致各地菌農紛紛涌入山中競相采菌。不合理、不科學的過度采挖情況頻現,對野生菌資源造成嚴重破壞。

普艷蘭回憶,大概在十年前,村民一窩蜂地進山采菌,那段時間她明顯感覺到菌子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下降。

針對這一情況,云南易門、南華等地陸續推出“包山養菌”等保育促繁政策,并通過制定鄉規民約等舉措引導村民有序采摘,有效緩和了野生菌產業發展需求與菌農利益之間的矛盾,助推云南野生菌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7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發布《野生菌保護利用管理辦法》,成為中國首個野生菌保護管理規范性文件。

2020年起,普艷蘭承包了家附近370余畝山林,對林中野生菌的采收時間和方法進行統一管理,確保菌子在最佳時令出菌和高效繁殖,促進了野生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保護好環境才能增加收入,這已經成為菌農的共識。”普艷蘭說,隨著野生菌產量的提高,前來易門收購菌子的企業和商販越來越多,還有部分菌農通過直播銷售菌子,甚至賣到了國外。

8月8日,云南省南華縣兩位主播通過直播介紹云南野生菌產品。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如今,野生菌憑借其天然純凈、營養豐富的特性以及獨特鮮美的風味,在國內外餐飲市場上大放異彩,成為云南產業發展的增長點之一。

最近幾年,普艷蘭發現,各地游客不再滿足于僅在餐桌上品嘗野生菌的美味,更希望能夠親身體驗采菌的樂趣。于是帶著游客進山采菌成為她新的增收渠道。

不僅是普艷蘭,云南各地結合各自野生菌的特點推出旅游產品。今年,昆明啟動“避暑食菌季”活動,推出多條避暑、采菌路線。大理的旅游企業將徒步、科普與采摘野生菌結合,推出不同的“撿菌子”線路產品。南華、易門、香格里拉等野生菌主產區,也通過“野生菌+節慶”帶動餐飲、旅游、購物發展,形成新的消費熱潮。

今年6月起,越來越多想要撿菌的外地游客找到普艷蘭,她愈發忙碌。“我們采菌之前拍拍它的菌蓋,讓它的孢子散落,這樣菌子明年才能繼續長出來。”帶領游客采菌時,普艷蘭也向他們傳遞著生態文明理念。(完)

關鍵詞: 云南菌 韓國大學排名 中國城市排名 臺州旅游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