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江西婺源探索“鄉土文化”振興路徑 在文旅融合中實現活態傳承

據介紹,婺源縣成立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保護委員會,對現存的具有典型徽派風格的傳統建筑進行嚴格保護,常態化研究傳統建筑維修補助及搶救性保護等事宜。2012年至今,累計發放傳統建筑維修補助資金4600萬元,全縣2647幢傳統建筑通過保護性修繕獲得“新生”。

此外,江西婺源堅持“將徽派進行到底”,對全縣非徽派建筑進行因地制宜改造,讓每幢建筑與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及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改徽”工作從2012年起,到2017年共分兩批次,累計投入1.16億元,全縣8145幢非徽派房屋得以改造。“白墻黛瓦馬頭墻”成為婺源鄉村的特色名片。

在鄉土人才培育方面,江西婺源建立傳統建筑工匠培訓機制,舉辦了28期培訓班,培訓傳統建筑工匠2800多名。實施“非遺人才振興工程”,512名鄉土人才被認定為“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甲路工藝傘廠、華龍木雕、有鴻徽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企業不斷發展壯大,1.5萬名村民實現村中就業。

徐樹斌表示,婺源縣推動傳統村落保護融入全域旅游發展,打造村落特色游覽、傳統民居體驗、傳統農耕休閑等多元業態,涌現出“民宿之鄉”西沖村、“寫生之鄉”理坑村、“制硯名村”大畈村等一大批特色村落,帶動3.6萬余人吃上了“旅游飯”,人均年收入提升至6萬元以上。2023年,全縣接待游客2620.3萬人次,綜合收入256.8億元。(完)

關鍵詞: 江西婺源 液化氣灶 草字頭加凡 狗血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