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不被接受的“夢境”

記得年初才做過電影市場紅火狀態的封面,叫《電影過年》,還不到一年,電影院就冷淡下來了。和幾位電影界業內人士聊天的時候,他們也感覺意外,雖然知道2023年電影市場火爆和人們觀影意愿的爆發以及市場存貨的傾瀉有關,但誰都沒想到市場變化如此之快。

原因當然很復雜,有電影內容生產的問題,也有觀眾興趣轉移的原因,更有新興娛樂形式的興起分散了注意力。但在所有影響電影市場的因素中最讓大家擔心的,是一部影片的命運和票房如何,越來越不取決于電影本身,而在于觀眾情緒。如果說這樣的變化在去年還更多是對電影的一種加持,催生了不止一匹票房黑馬,今年這把雙刃劍則顯示出了不可控的另一面:情緒價值帶來話題度,話題度卻可能引發惡評。

 

“沒有話題和情緒的電影好像沒法做了,因為市場上沒有。現在只剩下在某一個時間節點內能夠滿足觀眾情緒的電影。可是這多難啊,風險得有多大,因為你也不知道觀眾情緒哪天變成啥樣了。”導演郁剛說。

網絡上,人們越來越難以達成共識,哪怕只是局部的。這種情況存在于觀眾和觀眾之間,也在觀眾和藝術創作者之間。于是,觀點不同的兩個網友能互?幾百條;徐崢因為“有錢人演窮人”,其電影《逆行人生》還未上映就遭遇了一大片惡評。就連最近一些綜藝也顯現出這樣的特征。

北大教授陳宇也是一位編劇和導演,在他看來,如今的網絡有個特點,叫“互相達不到”,參與討論的人彼此的容忍度越來越低。落在電影上,就使創作者陷入一種困境:一切復雜的事物、豐富的情感和百態人生,人們都不再關心。電影本該是一個望向世界的窗口,是我們破鏡而出的可能,可以體驗從未體驗過的經歷,看見沒有見過的風景。可如今,這一切很多觀眾都拒絕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影本來就是一場夢,讓你暫時擺脫無聊枯燥的日常生活,去奇幻冒險,去拯救世界,去擁有一段不曾擁有的時光。是我們已經緊繃得太久,忘了怎么做夢了嗎?或許,是時候松弛下來,花兩三個小時進入一個精心打造的夢境里了。

關鍵詞: 《電影過年》 百川東到海 文章千古事 文章合為時而著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