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小龍蝦供應持續偏緊 價格指數企穩回升

霜降過后,水產市場大閘蟹等水產價格上漲,帶動部分水產價格小幅回升,疊加小龍蝦供應量進一步減少,小龍蝦市場交易價格企穩回升,價格指數小幅上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潛江龍蝦商品蝦價格指數報625.81點,環比上期(2024年10月28日,下同)上漲37.87點,漲幅6.44%;較基期(2019年1月1日,下同)下跌374.19點,跌幅37.42%。

從主要產區來看,湖北產區不同規格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中蝦和炮頭蝦漲幅較大;江西產區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中蝦、大蝦和炮頭蝦漲幅較大;山東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中蝦和大蝦漲幅較大。

從主要銷區來看,深圳市小蝦和炮頭蝦小幅上漲,中蝦和大蝦小幅下跌;潛江小蝦、中蝦和炮頭蝦小幅上漲,其中大蝦漲幅較大,中蝦小幅下跌;長春各規格小龍蝦價格漲跌互現;成都市小龍蝦均小幅下跌,小蝦跌幅較大;杭州市各規格小龍蝦價格漲跌互現;其余城市各規格品價格保持穩定。

從全國重點水產來看,本期全國主要淡水水產價格整體穩中偏弱運行,主要海水水產價格整體穩中偏強運行。霜降后天氣由涼轉冷,進入大閘蟹的最佳品嘗時節,螃蟹產地交易方面,本期各規格價格小幅上漲。

分析師認為,近一周受臺風天氣的影響,部分海域禁止出海捕魚作業,部分水產供應量減少,帶動水產市場價格上漲;疊加小龍蝦的供應量持續走低,水產豆粕等飼料價格回升,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預計未來一周小龍蝦供應量持續降低,小龍蝦價格或將保持穩中有升態勢。

潛江龍蝦商品蝦價格指數走勢

霜降過后,水產市場大閘蟹等水產價格上漲,帶動部分水產價格小幅回升,疊加小龍蝦供應量進一步減少,小龍蝦市場交易價格企穩回升,價格指數小幅上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潛江龍蝦商品蝦價格指數報625.81點,環比上期(2024年10月28日,下同)上漲37.87點,漲幅6.44%;較基期(2019年1月1日,下同)下跌374.19點,跌幅37.42%。

分析師認為,近一周受臺風天氣的影響,部分海域禁止出海捕魚作業,部分水產供應量減少,帶動水產市場價格上漲;疊加小龍蝦的供應量持續走低,水產豆粕等飼料價格回升,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預計未來一周小龍蝦供應量持續降低,小龍蝦價格或將保持穩中有升態勢。

秋冬季節,是潛江小龍蝦“四季有蝦”養殖的關鍵時期。近年來,潛江市在“蝦稻共作”養殖模式基礎上,創新探索“蝦+稻+N”立體共作模式,助力逐步實現“養好蝦、養大蝦”“四季有蝦”目標。潛江“蝦稻共作”模式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實現了農民增收致富,實現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三豐收”,于2024年10月入選典型案例,并被農業農村部專家譽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成功典范,現代農業的一次革命”,在全國范圍大面積推廣。

除了養殖模式不斷轉型升級外,“潛江龍蝦”在品牌建設方面也取得新成果。近日,“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入選“一帶一路”地理標志品牌推廣清單。這一榮譽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涵蓋了151件地理標志品牌,其中99件是國內地理標志品牌。湖北省在此次評選中表現突出,共有6件地理標志品牌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潛江龍蝦以其頭小尾大、爪粗殼亮、鰓白腹凈、肉質Q彈、鮮嫩美味的特點,成為湖北省入選的品牌之一。此次入選不僅提升了潛江龍蝦的國際影響力,也將進一步推動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品牌推廣和貿易合作。

紅蝦和青蝦價格指數及均價走勢

分品類來看,紅蝦和青蝦市場行情出現分化,紅蝦環比小幅下跌,青蝦價格環比上漲。截至11月4日,紅蝦價格指數報575.13點,環比下跌3.16%;青蝦價格指數報675.48點,環比上漲16.04%。

分規格來看,不同規格紅蝦價格漲跌互現,不同規格青蝦價格均小幅上漲。

截至11月4日,紅蝦均價報28.33元/斤,環比下跌3.16%。其中,小紅均價報17.55元/斤,環比上漲14.33%;中紅均價報17.92元/斤,環比下跌19.84%;大紅均價報23.08元/斤,環比下跌24.61%;紅炮頭均價報54.75元/斤,環比上漲12.46%。

截至11月4日,青蝦均價報33.94元/斤,環比上漲16.04%。其中,小青均價報17.55元/斤,環比上漲14.33%;中青均價報28.19元/斤,環比上漲26.12%;大青均價報35.28元/斤,環比上漲15.24%;青炮頭均價報54.75元/斤,環比上漲12.46%。

主要產區行情

從主要產區來看,十一月上旬小龍蝦正處于蝦稻共作幼苗期。進入11月,氣溫逐漸下降,水溫也隨之降低,水位以穩為主,頻繁加水會導致池水對流,底部水溫度下降,引起蝦苗應激;水位落差大會造成進洞的小龍蝦重新改造洞穴而耗費大量能量,不利于過冬,影響蝦苗生長,市場蝦苗供應偏緊,支撐小蝦中蝦價格穩中有升。因此,近期小龍蝦養殖需要逐漸提高水位,為幼蝦越冬提供足夠底層水溫度。

湖北產區不同規格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中蝦和炮頭蝦漲幅較大;江西產區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中蝦、大蝦和炮頭蝦漲幅較大;山東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中蝦和大蝦漲幅較大。

主要銷區城市行情

從主要銷區來看,截至11月4日,深圳市大蝦和炮頭蝦小幅上漲,漲幅分別為12.31%和8.00%,小蝦小幅下跌,跌幅為2.86%;潛江不同規格蝦均小幅上漲,中蝦和青炮頭漲幅較大,為22.73%和9.09%;長春各規格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小蝦和中蝦漲幅較大,為28.57%和31.58%;成都市小龍蝦均小幅上漲,小蝦和中蝦漲幅較大,為42.86%和41.67%;杭州市各規格小龍蝦價格小幅上漲,中蝦和炮頭蝦漲幅較大,為22.99%和22.86%;其余城市各規格品價格保持穩定。

全國主要水產行情

本期全國主要淡水水產價格整體穩中偏弱運行,主要海水水產價格整體穩中偏強運行。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4日,淡水品種方面,全國水產銷地批發草魚價格7日均線為16.04元/公斤,周環比下跌0.27%;鰱魚價格7日均線為13.50元/公斤,周環比持平;鱸魚價格7日均線為39.77元/公斤,周環比下跌5.72%;淡水蝦價格7日均線為66.78元/公斤,周環比下跌2.48%。海水品種方面,全國水產銷地批發鯧魚價格7日均線為52.00元/公斤,周環比持平;大黃魚價格7日均線為42.89元/公斤,周環比上漲0.66%;梭子蟹價格7日均線為100元/公斤,周環比持平;對蝦價格7日均線為185.75元/公斤,周環比持平。

霜降后天氣由涼轉冷,是品嘗大閘蟹的最佳時節。螃蟹產地交易方面,本期各規格價格小幅上漲。截至2024年11月4日,各規格母蟹價格中1.5-2.0規格報74元/公斤,環比漲幅較大,為5.71%;各規格公蟹價格中4.0-4.5規格報115元/公斤,環比漲幅較大,為5.50%。

水產養殖案例

陽澄湖大閘蟹:品牌保護與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陽澄湖大閘蟹是中國三大古名蟹唯一存世品種,以其獨特的品質和口感蜚聲中外,品牌價值長期處于中國水產類排行榜前列。2023年,陽澄湖大閘蟹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2023年陽澄湖大閘蟹養殖面積8.65萬畝,總產量1.1萬噸。一產產值45億元左右,帶動一二三產業發展綜合產值350億元左右。陽澄湖大閘蟹品牌價值已飆升至282.65億元,位居全國蟹類品牌價值榜第一。

防偽標識“限號”發放每畝600只

為規范品牌管理,陽澄湖大閘蟹對其防偽專用標識實行“閉環”管理,一能讓養殖戶精品養育陽澄湖大閘蟹,二能打擊擾亂市場、損害品牌價值的“洗澡蟹”“聽濤蟹”等。沿陽澄湖2市2區共設5個發放點,實現了防偽標識額定發放,精準發放。當年度未發放完或未使用完的防偽專用標識將統一收回,通過政府指定的第三方廠家進行集中銷毀,并出具銷毀證明,讓防偽標識發放真正形成閉環。

蘇州市推行‘863’模式,即每畝放苗800只,回捕600只,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三提升。雖然實際養殖中回捕平均高于600只,但陽澄湖大閘蟹每畝最多只發600個蟹扣。

電子身份證時代開啟正本溯源新篇章

通過物聯網、RFID等現代技術的應用,傳統農業得以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這種創新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也為農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渠道和銷售渠道。同時,它還有助于保護地理標志品牌農產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珍澄蟹”通過內嵌NFC高頻RFID芯片,為每只螃蟹賦予唯一的標識碼,即“蟹扣”。這項技術不僅提高了防偽門檻,更確保了溯源的可靠性和唯一性。信息寫入后無法被篡改或復制,極大地提高了溯源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消費者只需使用手機的NFC功能,輕輕觸碰“蟹扣”,即可快速讀取螃蟹的溯源信息,包括生長環境、養殖手段、運輸過程等詳細信息。過程簡單快捷,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購買體驗。

品牌監控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特色產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出臺,蘇州協會作為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志持證所有人,結合行業實際情況,在品牌運營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創新。要保護發展好陽澄湖大閘蟹的“金字招牌”,必須誠信經營,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陽澄湖大閘蟹養殖區蘇州市協會今年還將創新打造一批“陽澄湖大閘蟹”誠信標桿企業,在現有的會員企業中篩選符合要求的企業作為首批“陽澄湖大閘蟹消費者放心品牌”,企業必須明碼標價、不短斤缺兩、不以次充好、不以假充真。在放心品牌企業養殖區域和銷售門店安裝智能監控設備,對養殖到銷售全過程進行實時聯網監控,做到銷售的每一只陽澄湖大閘蟹有據可查。

關鍵詞: 小龍蝦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