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廣州黃埔發現清代粵海關界碑

據文物專家分析,這塊界碑為清代粵海關黃埔分關在長洲島租用辦公場地時的地界標記碑。史料記載,1685年,清政府設立粵海關,在黃埔(今海珠區黃埔古村)設置黃埔掛號口(也稱稅館),主要負責監管進出黃埔港船只和貨物、查緝走私、征稅等海關業務。1849年,葡萄牙政府強行封閉粵海關在澳門的辦事機構,澳門總口遷至黃埔,與黃埔掛號口合并為黃埔總口。

1859年,英法聯軍侵占廣州城,粵海關被迫聘請洋人幫辦稅務。1861年,推行外籍稅務司制度的粵海洋關(又稱“粵海新關”)建立,原粵海關機構改稱“粵海常關”,僅對民船貿易進行管理。1860年1月,設立黃埔分關,在長洲島北面河道的一艘躉船上辦公。

1872年5月,黃埔分關在長洲島上向黃埔船塢公司租賃兩座樓房辦公。1877年12月,改向廣東善后局租賃一座磚瓦混凝土結構的兩層小樓辦公。1924年6月,孫中山在長洲島創立黃埔軍校,8月在黃埔分關辦公樓內短暫居住,現為黃埔軍校舊址孫總理紀念室。

“粵海關租地界”花崗巖界碑現已收入黃埔區博物館庫房保存。黃埔區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粵海關租地界碑的發現,為粵海關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下一步將組織專家開展對界碑的研究利用。(完)

關鍵詞: 廣州黃埔 菩提樹花 產婦能吃螃蟹嗎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