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投資 > 正文

成都:非遺技藝煥新彩 金銀燒藍工藝點亮春節禮韻

隨著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傳統年貨市場迎來了新的熱潮。其中,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金銀制作技藝(燒藍制作技藝),正為傳統金銀飾品增添別樣的魅力。

燒藍制作技藝是以金銀為器物“胚胎”,輔以朱砂、綠松、天然礦物釉料,經過約800攝氏度的高溫燒結而成的傳統工藝。其獨特的高溫燒結工藝,使成品呈現出絢麗多彩的視覺效果。

“燒藍中的‘藍’并非僅指特定的藍色,而是指通過高溫燒結出的各種絢麗多姿的色彩。”近日,金銀制作技藝(燒藍制作技藝)從業者周德武接受采訪時表示,這種工藝的難點在于對溫度的精準把控,不同顏色的釉料需要分次燒結,有的甚至需要多次燒制,才能呈現出理想的效果。

金銀燒藍工藝品。何美錕 攝

今年是農歷蛇年,燒藍工藝也煥發出新的光彩。“隨著蛇年新春的臨近,金銀燒藍飾品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我們也相應增加了產品的種類和數量。”周德武介紹,他們不僅生產了帶有吉祥圖案和平安、喜樂字樣等元素的項鏈、吊墜等各種DIY的小飾品,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還生產了一批以生肖蛇為主題的手鐲、戒指、吊墜等飾品,傳遞新春的美好祝愿,更展現了非遺技藝的活力與創新。

以蛇為主題的金銀燒藍飾品。何美錕 攝

金銀燒藍飾品的天然釉料色彩豐富,工藝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不少商家也趕在春節前大量訂購,以滿足市場需求。訂購商何女士表示,金銀燒藍飾品的天然顏料色彩復雜而不艷麗,具有獨特的魅力。“尤其是手串等飾品,消費者可以自由組合,作為禮物送給親人或朋友,寓意著對新年的美好愿景,因此非常受歡迎。”何女士如是說。

如今,燒藍技藝在保留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流行元素,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周德武表示,在設計中融入中國風流行元素,如蝴蝶等象征愛情的圖案,制作成首飾、吊墜、項鏈等產品,以迎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未來,他們還計劃將燒藍工藝拓展到茶具、生活用品和酒具等更大件的產品中,進一步傳承和推廣這一傳統技藝。(完)

關鍵詞: 領尋 MEKK美可 YW8832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