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扶貧車間建設帶來新生活新希望

今年28歲的陳美仙是廣西凌云縣泗城鎮洋妹村的貧困戶,丈夫前兩年在干活時不慎摔傷了腰,現在干不了重活,家里又有兩個小孩在上小學,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外出務工的陳美仙便到家門口的扶貧車間上班。“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又能照顧家庭,雖然電子廠不大,但它給了我們新生活的希望,只要勤勞肯干,就會有收入,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陳美仙說。

在加尤鎮央里村弄桃浩凱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幾十個工人正在地里搭線、摘果、修枝,忙得不可開交。該種養合作社占地200畝左右,主要種植的有百香果、葡萄、八月瓜、黑老虎、桑葚、草莓等,一年可獲利70萬元左右。

央里村貧困戶萬樹英告訴我們,為了照顧家里老人小孩,便到合作社上班,每個月收入有1800元,平時農忙時節還能管好自家生產。和萬樹英一樣,同村貧困戶陳發猛也在扶貧車間上班。他說:“現在有活干了,生活充實了,錢袋子也鼓了!”

據弄桃浩凱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小明介紹,基地共有65個工人,其中貧困戶21個,已經脫貧摘帽的17個。

去年以來,凌云縣緊緊圍繞“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的目標,在全縣各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加大扶貧車間建設力度,目前累計建成扶貧車間6個,吸納就業人員33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93人。該縣緊扣就業脫貧,采取“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的就業扶貧新模式,出臺各種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企業到各個安置點設置加工點,幫助搬遷安置點搬遷戶以及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并對扶貧車間吸納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進行了“傳、幫、帶”實地培訓,有效地促進了貧困勞動力對技術的掌握,進一步提高了扶貧車間的生產效率,有效助推了全縣脫貧摘帽。

關鍵詞: 扶貧車間 新希望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