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自稱拍照時受到大熊攻擊 6支救援力量進山救援

經過9個多小時,傷者被轉運下山

6月8日上午,陜西西安的王先生進山徒步,他自稱遭遇黑熊襲擊并在躲避過程中墜下山崖。隨后,西安的6支民間救援隊及相關部門展開救援。

昨天一早,救援人員在山中找到了王先生。昨天下午,陜西曙光救援隊的工作人員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由于山路陡峭,且王先生無法自行下山,所以耗時9個多小時,傷者在昨日下午3點多被轉運下山,隨后送往醫院。

自稱山中偶遇小熊

拍照時受到大熊攻擊

昨天下午,陜西曙光救援隊隊員張軍告訴北青報記者,受到攻擊的王先生在10日6點多被救援隊隊員找到,當時他面部受傷比較嚴重,有失血的情況。經隨救援隊一起上山的醫護人員初步檢查,王先生的生命體征還算平穩。

據悉,王先生是在8日一早和另外幾名同伴一起從陜西西安鄠邑區的紫閣峪進山的。途中,同伴由于體力跟不上,提出下山原路返回,而王先生感覺自己身體狀態還可以,所以和其他幾名同伴分開繼續往山里走。

參與救援的一位西安公安鄠邑分局太平森林派出所民警表示,據王先生自述,他徒步過程中遇到了一只小熊,隨后掏出手機想要給小熊拍照,此時忽然遭到了一只大熊的襲擊,其面部尤其是右眼受傷嚴重。在躲避過程中,他跌下了一個小懸崖。

8日下午2點,受到攻擊后王先生聯系了先行分開的同伴,并讓其報警。接到報警信息后,當地有關部門及民間救援隊伍前往事發地展開救援,其間,王先生的電話曾一度無法撥通,處于失聯的狀態。

6支救援力量進山

搜救共出動200多人

陜西曙光救援隊隊員張軍告訴北青報記者,從紫閣峪進山的徒步者一般會往一處名為“張良洞”的方向進發,但是張良洞近些年已經被水沖毀,所以一般不會走到張良洞,而是會在徒步過程中選擇折返,“這條線路總體來說難度不大,算是比較成熟的徒步線路。我們聽說傷者有比較豐富的徒步經驗,一般來說是不會出現危險的,但是遇到野生動物攻擊,情況算是比較特殊了。”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在接到求救后,除當地派出所外,西安當地共有6支救援力量進山搜索,一共出動了200多人,9日當天,救援人員還在山間找到了多處疑似黑熊腳印,但是一直未能找到失聯的王先生。

救援過程中,第一批救援人員上山找尋無果后,由于沒有攜帶足夠的口糧,只能下撤,由第二批人員繼續尋找。

10日早晨,大家終于在一塊大石頭上找到了王先生,經過隨隊醫護人員檢查,王先生面部受傷雖然較為嚴重,但是生命體征還算平穩。

生態環境好轉

熊與人遭遇的幾率增加

張軍10日下午2點左右告訴北青報記者,多支救援隊現在正在輪換著用擔架抬王先生下山。經過9個多小時的轉運,王先生已經在下午3點左右被轉運下山,并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據悉,往年曾有徒步者或當地村民與黑熊遭遇的情況發生,“3月至6月是黑熊產仔的時節,此時期的黑熊會比較敏感。”西安市秦嶺辦的工作人員也表示,近年來生態環境好轉,黑熊與人遭遇的幾率也在增加。

根據《陜西省旅游管理條例》規定,“未開發地區或非常規路線穿越活動,需在縣級以上體育部門備案”,不過西安一家民間救援隊的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絕大多數的徒步者都不會進行備案,“規定中對‘非常規路線穿越’活動有規定,但是就王先生這次的徒步路線而言,是屬于驢友經常穿越的成熟戶外徒步路線,所以一般人也不會選擇備案。”

針對此次事件,曙光救援隊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王先生這次遭遇屬于意外,救援隊不會向其收取任何救援費用的。

曙光救援隊的工作人員表示,進入夏季,很多人會進山徒步避暑,“有的人會覺得進山沒有什么可怕的,但是實際上很多徒步者都會遭遇受傷、與野生動物遭遇、迷路等情況。對于徒步者而言,無論經驗是否豐富,都建議結伴而行,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可以增大被救援的幾率。”

有關人士表示,野外徒步者應按規定備案,同時選擇成熟路線以保證自身安全,盡量避免發生危險,也減少救援行動中可能發生的次生危險。

關鍵詞: 大熊攻擊 救援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