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聯合打造應對氣候變化高端平臺

日前,由中國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聯合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美國得州農工大學共同建設的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城正式啟用。

“這是海洋國家實驗室海外協同創新基地之一。”中科院院士、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主任吳立新說,該實驗室將匯聚三家機構的專業優勢,打造開放共享的全球高分地球系統預測平臺,聚焦研發新一代高分辨率多尺度地球系統模擬與預測框架,大力推進地球系統科學及相關預測,有效推動高分辨率海洋與地球系統模型的革新發展,為科學應對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提供技術支持。

聯合打造應對氣候變化高端平臺

氣候變異正越來越嚴重地影響全球自然生態和人類的生產生活。依托超高性能計算機和地球氣候系統模式,準確、精細地預測未來地球氣候系統的變化,是全球面臨的重大前沿科技課題。

2017年11月16日,三家科研機構正式簽約共建。經過一年多緊鑼密鼓籌備,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正式啟用。

據介紹,這三家共建機構在氣候變化研究方面,都是世界頂尖水平。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是我國海洋領域唯一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該實驗室正在大力實施“透明海洋”工程,目前具有全球海洋研究領域最快的計算平臺以及最大的區域海洋觀測系統。美國得州農工大學在海洋科學領域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全球大洋綜合發現計劃總部所在地。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得州農工大學副校長馬克·巴爾托說,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啟用后將整合全球創新資源,深入開展聯合研究,增強世界范圍內對地球系統內部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科學認識。希望該平臺能成為全人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高端科技創新平臺。

提高極端天氣預測精準度

“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將有效整合三家共建機構在海洋科研與計算方面的專業優勢。建成后,將提供區域尺度上的氣候信息,為科學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支撐。”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氣候與全球動力學實驗室主任讓·弗朗索瓦·拉馬克表示。

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啟用后,將充分利用全球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發展高分辨率乃至超高分辨率的地球氣候系統模式,引領地球氣候系統模式的發展。同時將以1900年為坐標零點,利用高性能計算機對20世紀以及未來的全球氣候變化進行大樣本、高分辨率的模擬及預測,提高人類對臺風、洪澇、旱災等極端天氣的預測精準度。

目前,全球氣候預測模式在大氣的分辨率約為200公里,海洋約為100公里;而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在未來1—3年內打造的氣候系統模式,在大氣中的分辨率約25公里,在海洋中的分辨率約10公里,而在未來的5—10年內將實現在大氣與海洋中的分辨率均為3公里。屆時,對氣旋等現象的直接模擬將更加準確直觀。

美國得州農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黛比·托馬斯說,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啟用后,將提高世界各國對全球氣候變化風險及影響的認識,為科學應對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貢獻治理方案,同時也將創造巨大的社會、經濟及環境效益。

為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是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分布式協同創新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國外科研機構合作進行前沿科技攻關,已經不是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第一次。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潘克厚介紹,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近4年來,一直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全球合作。

目前,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共建的“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已在澳大利亞霍巴特正式投入運行,一批原創性成果相繼誕生,部分成果被認為是海洋氣候研究里程碑式的進展,同時正在積極推動南大洋全球觀測計劃;與俄羅斯科學院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共建的“北極聯合研究中心”已簽約;與歐盟共建的聯合實驗室也在籌備中。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通過構建全球海洋協同創新網絡,聯合發起全球海洋科研大計劃,協同構建全球海洋領域科技創新體系,為未來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治理、可持續發展等領域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吳立新說。

關鍵詞: 氣候變化高端平臺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