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國內消費市場呈現節前供給“足”、特色消費“暖”等特征

2月16日,阿里巴巴發布名為《把愛送回家》的春節消費報告。報告指出,就地過年催生諸多消費新現象:家鄉年貨反向狂奔與淘寶式拜年相映成趣,人們在疫情與親情之間寄“鄉愁”;一人食、半成品年夜飯,拓展了年夜飯外延;出行半徑小了,但玩酒店、逛景區和“云旅游”成為春節熱選;留在城市過年推動自嗨經濟,報復觀影、宅家健身、養寵為春節消費市場吹來新風。

這個春節,國內消費市場呈現節前供給“足”、節日物流“通”、特色消費“暖”的總體特征。

淘寶式拜年與年貨反向狂奔相映成趣

年貨買什么,怎么買,誰來買,可以反映消費動向、代際變化與社會變遷。

菜鳥數據表明,2月4日至2月15日,春節不打烊發貨量是2019年農歷同期4倍,三通一達快遞發貨量達到2019年農歷同期8倍以上。從去年臘月廿三到廿六,青海、天津、云南、廣西、海南、廣東、寧夏、四川、重慶、內蒙古為包裹流入漲幅前十大省份(相比2019年春節),這些省份多為勞務流出大省。

90后、00后初掌年貨置辦權,年貨消費更加年輕化、品牌化、智能化。孝敬長輩有了新三大件,掃地機器人、擦窗機器人等“黑科技年貨”消費增速同比超100%、300%,洗地機更大漲18倍。老字號也不甘示弱。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杏花村在國內老字號春節銷售10強中占據5席。

春節消費是全社會消費結構升級的縮影。以前,人們想的更多是“如何買到”,今天更追求“怎樣更好”。 天貓國際數據顯示,2月4日-2月15日期間進口洋酒銷售額同比增長10倍。“健康年禮”也在崛起。天貓數據顯示,雷允上、同仁堂、片仔癀等品牌,相比去年農歷同期增長196.3%、173.9%、108.7%,按摩槍同比去年春節成交額長了超7倍。舒服過年、健康過年背后,是國內消費逐漸超越“面子”、重視“里子”。

就地過年,父母從老家寄來當地特色食物,幾千萬城市青年被愛投喂,“年貨反向狂奔”取代“后備箱里的土特產”。菜鳥數據顯示,從臘八到小年,今年從縣區寄往大城市的包裹均增長2成以上。其中,甘肅、貴州、重慶等人口流出大省,“家鄉味”寄出同比增速最靠前,貴州的酸菜、湖南臘肉、重慶辣子、云南火腿成網友呼聲較高的年味。

半成品年夜飯遇上自嗨經濟

年夜飯消費生態也悄然改變。農歷臘月廿八至除夕,餓了么臺年夜飯半成品外賣同比增長4倍。與此同時,低卡路里菜單走俏。淘寶發現:年夜飯卡路里三年來三連降,今年爆款菜單熱量比去年降29%。

不僅是“一人食”暢銷,“自嗨經濟”也貫穿整個春節消費場。

這個春節,寵物不再被迫“留守”。天貓上,寵物服、寵物年夜飯、寵物牽引帶銷量同比增長超100%,上海人買走了最多的“寵物年夜飯”。

春節檔在跌宕一年后,終于迎來報復式反彈。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上午9時30分,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元,總觀影人次達2.29億。

居家生活成了健身好時光。在閑魚上,劃船機、筋膜槍、跳繩等健身器材在同城交易火爆。經一年歷練,人們更懂得在防疫常態化之下,自我放松、自我愉悅、自我激勵、自我提升。

出行半徑減小,省內深度游火爆

春節期間,仍要旅游。不過,周邊游、省內深度游成為替代選擇。飛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最熱門的旅游城市,不再是三亞、昆明、麗江、桂林、西雙版納,而變成杭州、上海和深圳等一線、新一線城市。

高德數據也顯示,2月12日-2月15日,出行人數雖同比增長162%,人均導航里程卻同比降低三成,說明更多人選擇了短途出行。新能源車的出行大大增加,春節期間上高德地圖搜充電站人數同比增長315%。此外,為了服務就地過年人群,高德打車今年留守的網約車司機是去年同期的3.9倍。

與此同時,AI也創造了“春節值班”新紀錄,促進了更多團圓。

阿里達摩院發揮科技優勢,升級多個地區的方言識別能力,今年已在河北省完成超過26萬通防控流調電話。專職“最后三公里”物流服務的小蠻驢物流機器人,為全國多個社區提供“無接觸配送”。在一些菜鳥貓超倉,“小藍人”AGV每天可分揀數十萬包裹,保障民生配送。

供需對接、科技助力,溫情互動、冷暖互通,人們在歡樂中“把愛送回家”,構筑起這個別樣的春節。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關鍵詞: 消費市場 節前供給 特色消費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