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從“新IT”基礎設施和數字素養兩方面彌合城鄉數字鴻溝

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發布《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中國鄉村數字素養調查分析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報告中首次調研了我國城鄉居民數字素養現狀,并帶來“城鄉居民數字素養差距達37.5%”“農民數字素養得分顯著低于其他職業類型群體”“90后數字素養得分最高”“個人電腦等數字化工具的價值尚有很大開發空間”等發現。

鄉村振興作為今年中央一號的重要內容,成為了脫貧攻堅戰取得完勝后的首要任務。報告中提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需從“新IT”基礎設施和數字素養兩方面彌合城鄉數字鴻溝,以促進數字科技真正賦能于農村和農民、推動鄉村發展。

國民數字素養亟待全面提升

年來,我國鄉村基礎設施加速數字化、網絡化,農村居民在數字化基礎設施環境和網絡接入條件方面與城市居民的差距迅速縮小。據《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隨著數字鄉村戰略進一步落地實施,各地區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取得良好成效,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擁抱數字化轉型,務必提升國民數字素養。數字素養已經成為數字時代公民的基本生存技能與必備素養。從人才強國和科技興國戰略高度,國民數字素養的培育也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這一方面,歐盟、美國、日本等多個發達國家和地區比我國先行一步,更早啟動了培養國民數字素養的相關舉措。但我國已在拔足追趕,根據2018年發改委等19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穩定并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2025年我國國民數字素養要達到發達國家均水

社科院調研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城鄉居民數字素養參差不齊,均得分僅43.6分(滿分為100分),總體處于“不合格”狀態。在所有評估項目中,受訪者在專業領域數字化應用能力、數字內容創建能力、數字化協作、電腦使用等多個方面的得分比例較低。上述能力是當前我國居民在數字素養方面迫切需要提升的短板。

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認為,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的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其應用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意識、意愿和能力,解決農村居民在數字時代“有機遇,抓不住;有條件,不會用”的問題。“這需要采用與‘家電下鄉’完全不同的思路,從產品下鄉到‘解決方案下鄉’——整合資源,支持和鼓勵相關政府部門、社會機構、企業廠商將智慧農業等各類數字化解決方案直接帶到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中去,甚至是因地制宜的個化定制方案。”

數字生產力工具價值有待開發

“電腦使用能力不足、數字化增收能力弱、電腦工具價值開發程度較低,是農村居民和農民群體在數字素養方面存在的主要短板。”據社科院報告顯示,PC個人電腦是數字時代重要的生產工具,也是數字化轉型和鄉村振興的基礎戰略工具,但在電腦使用能力上,農村居民得分還不足城市居民的一半。

社科院的研究數據顯示,數字素養框架內的多項能力指標也與收入水呈現正相關關系,包括數字化內容創作、專業領域數字化應用、電腦使用、數字化協作等。其中,受訪者的電腦使用能力與收入水總體呈正相關關系。隨著收入水提升,“不會”使用電腦者占比明顯下降,“熟練”和“精通”使用電腦者占比則明顯上升。這說明個人電腦作為重要的數字生產力工具,有助于提升收入水

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隨著智能手機在鄉村地區的全面普及,農村居民使用智能手機的能力正在快速接城市居民。但與此同時,超過1/3農村居民使用智能手機僅為進行娛樂消遣活動;1/3農村居民認為手機或電腦的應用對個人就業/創業及收入提升“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這說明,盡管數字化設備在農村地區普及程度已經很高,但數字化設備的工具價值還有待開發、增收價值還有待釋放。

姜奇表示,鄉村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不應該用一種簡單的扶持、粗放的投資、數量型增長驅動的思路,而是需要以端、邊、云、網、智為代表的“新IT”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的系統思維來破局。“在加快推進新基建的背景下,要在農村地區進一步促進數字科技與種業、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林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深度融合創新。”姜奇認為,新基建本身就具有轉型、升級的功效,而且是面向消費的。比如以數據供應鏈整合傳統的物流、資金流、人才流,實質的改變是讓供應鏈從生產主導變為消費主導,從成本節約轉向消費體驗帶來的高附加值。這一點對于提升農村居民數字素養、彌合城鄉“數字素養鴻溝”,進而為鄉村振興賦能意義重大。

關鍵詞: 新IT 數字素養 城鄉數字鴻溝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