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5G云祭掃、聯合海葬……清明祭祀方式逐漸發生轉變

編者按: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年來,在各方的大力倡導下,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清明祭祀方式也隨之發生轉變。

日前,各級民政部門下發通知,提倡積極推進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引導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北京、江蘇、海南等多地相繼推出一系列環保祭掃舉措,“云祭掃”“生態葬”“文字寄相思”等祭掃方式已逐漸成為綠色文明的祭掃新風。

北京:提供網絡祭掃、代為祭掃等服務 推出環保祭祀用品

掃健康碼、測量體溫、排隊一米線……日,在北京市八寶山人民公墓,不少提著祭掃用品的市民正在門口有序排隊,現場的志愿者、安保人員正有序引導市民。墓園中心的小廣場還有免費的描字筆、小推車、輪椅可供市民使用,廣場公布了墓園Wi-Fi,設置飲水處,現場還開設了業務咨詢臺,可為市民提供墓位查找等服務。

今年八寶山老山骨灰堂,推出了一款環保的水溶祭祀用品,有寄思信箋、寄思折疊花,成為市民表達哀思的又一新選擇。該館還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骨灰安葬方式——望云珠,即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將逝者骨灰培育成顆粒狀結晶體,有密度高、體積小、美觀且不會風化變質等特點,是一種新型的骨灰處理形式。

今年,北京市繼續提供網絡祭掃、代為祭掃和現場祭掃服務。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網均設置“2021年清明節網上祭掃服務”專區,并鏈接到各區政府官方網站,群眾可登錄點擊,采取填寫寄語、敬獻鮮花等方式進行網絡祭奠,追思先人。對于不能或者不愿到現場祭掃的群眾,可通過清明節祭掃預約登記系統,申請由殯葬服務機構代為祭掃,機構可提供免費擦拭墓碑、敬獻鮮花等基本服務。

天津:祭祀“上網”推出全時全域家庭追思會

今年,天津市民政局將去年疫情期間推出的網上祭掃,家庭追思會,代祭代掃、骨灰存放網上遠程續期等文明祭掃方式,固化成工作制度,繼續推廣推薦,同時推出代辦散海、代辦節地生態安葬等具體措施的暖心活動,為市民祭掃提供便利。

同時,天津市民政局推出全時全域家庭追思會,提供了家庭追思會引導視頻,市民群眾可通過登陸市民政局官方網站或津心辦APP點擊“網上祭掃臺”,按照視頻的引導完成家庭追思活動。

今年清明期間,天津市第一、第二、第三殯儀館專門設置了文明共祭循環場,并采取搭建祭奠棚、配備免費祭掃用品、布置祭祀場景,通過播放文明祭掃追思詞、點燃電子追思蠟燭、集體鞠躬拜祭等形式,烘托祭祀氛圍,免費為市民群眾提供溫馨、文明、祥和的祭祀場所,市民群眾無需報名即可參加。市殯儀墓地事務服務中心還對安葬在本園區的8萬2千余座逝者墓碑進行免費擦拭。

河北:開啟大型慢直播 “線上線下”緬懷英烈

3月29日,河北省邢臺市東關逸夫小學學生為烈士敬獻親手制作的絹花。(來源:河北文明網)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文明節儉、低碳環保、安全有序的祭祀新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河北省各地與時俱進創新祭祀方式,通過開展線上和線下活動,以實際行動做文明祭祀的示范者、革除陋的先行者、移風易俗的推進者、安全有序的維護者。

從清明節至國慶節,河北省在全省革命英烈戰斗過的地方和各地著名景點等地同步開啟大型慢直播,多點位、多角度、多層次、全天候同步呈現大美河北時代風貌和美麗畫卷,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告慰英烈。

今年清明節,晉冀魯豫烈士陵園還啟動了“四個一”代祭掃服務,即:為每座烈士墓擦拭一遍墓碑,向每位烈士敬獻一束鮮花,為每座烈士墓拍攝一張照片,給每戶烈屬書寫一張寄語卡片,積極營造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為烈士親屬帶去溫馨慰藉。

江蘇:5G云祭掃傳遞思念 生態葬禮敬生命

在江蘇省南京市,南京雨花功德園今年推出了5G可視網上云祭掃,工作人員可代親屬向墓地叩首、致辭、點燭,獻花等并將祭掃現場通過5G實時信號傳給逝者親屬。整個過程既莊嚴肅穆,同時又環保安全。

墓園方面介紹,祭掃視頻直播間設有密碼,只有親人家屬可以進入。既有私密,又能面對面交流,非常方便。5G“云祭掃”服務免收服務費和網絡通信費。市民可以通過電話預約,也可以通過雨花功德園的微信公眾號預約。

在江蘇省揚州市,一場生態葬正在進行。沒有紙錢紛飛,沒有吹吹打打,33個家庭將親人的骨灰葬于揚州墓園櫻花樹下,綠草叢中。今年揚州墓園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提前建設起“云”祭掃技術臺,讓更多人在清明時節可以通過云端寄托對逝者的哀思。同時,揚州墓園“云祭掃”服務臺也正式開通,推出了AR墓碑。通過AR技術,便可在相應設備上找到與逝者相對應的生態葬位置,同時顯示墓碑、照片、逝者生前事跡等信息,實現以虛擬的祭掃方式表達對逝者的哀思,也解決了正被越來越多市民接受認同的生態葬后期祭掃難題。

浙江:聯合海葬 讓逝者“入海為安”

逝者親屬拋灑花瓣緬懷逝者。(來源:中國新聞網 潘沁文攝)

3月29日,在浙江省陽海域外的公海海面上,溫州市第六次骨灰聯合海葬活動正在進行,109位逝者的骨灰在此“入海為安”;部分逝者親屬隨行上船,與逝去的親人作別。

據了解,此次海葬放置骨灰的安息盒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沉入海底后會立即降解,不占用土地資源的同時也不會污染海水環境。

年來,溫州市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殯葬祭祀活動逐步趨向綠色、生態、文明。推進以骨灰樓(堂、塔)、花葬、樹葬、草坪葬、海葬為切入點的節地生態安葬,對采取節地生態安葬方式的,根據各縣(市、區)財政收入不同,給予5000元至8000元補助。此外,向市民免費提供溫州殯儀網網上祭奠臺網絡空間,優化網絡祭祀臺,鼓勵網上祭掃等綠色祭祀新風尚;加強墓區祭掃現場管理,實施新冠疫情防控管理,引導群眾開展文明祭奠、錯峰祭掃,自覺抵制低俗的喪葬陋

海南:文字寄托哀思 環保更顯情濃

獻一束鮮花、寫一張祈福卡,緬懷先人、寄托哀思……今年海南省三亞市開展了“鮮花換紙錢萬人簽名”“天堂信箱”等活動,倡導綠色環保的祭掃方式。

據介紹,三亞市荔仙園公墓今年開展“鮮花換紙錢萬人簽名”活動,不少市民領取殯葬改革宣傳手冊后,主動把紙錢換成一枝枝菊花,過一個低碳、綠色的別樣清明。

三亞市荔仙園公墓還設置了“天堂信箱”,通過“寄往天堂的一封信”的形式,組織市民把對親人的思念寫在卡片上,然后放進“天堂信箱”,緬懷親人。同時,三亞市殯儀館也推出鮮花祭祀活動,前來祭祀的家屬憑寄存卡登記,可免費領取一束鮮花,祭奠已故親人。

(綜合新華社、北京青年報、天津日報、海南日報、中國新聞網、北方網、河北文明網、中國江蘇網、江蘇廣播電視總臺、揚州電視臺、三亞日報等報道)

關鍵詞: 5G云祭掃 清明祭祀方式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