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中國成長型AI企業研究報告》發布,有針對性地解決AI企業發展痛點

在當前萬物智能互聯的時代, AI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注入各行各業。因機遇而起,大量為AI而生的創新公司在加速發展,這些成長型的AI企業在奮力抓住難得發展機遇的同時,其實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5月20日,在2021第二屆深圳(國際)人工智能展暨智能制造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英特爾聯手德勤以及深圳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成長型AI企業研究報告》。

5月20日,2021第二屆深圳(國際)人工智能展暨智能制造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英特爾AI百佳創新激勵計劃展臺前圍滿了AI領域的創業者。  本報記者 陳杰 攝

“對于國內超過4000家的成長型AI企業而言,如何了解整個AI產業發展的大環境從而贏得更多的支持,是企業生存和發展必須要做的功課。這一報告的出爐,對成長型AI企業將來的定位及發展會有很大幫助。”德勤中國首席數字官,德勤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國區領導人趙文華表示,報告對數千家AI企業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和實地走訪,對中國AI快速發展型企業的發展特點、投融資變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不同區域和城市的相關政策和產業現狀、生態圈構建、技術發展趨勢、以及企業發展建議等進行了全面的系統研究并得出了多維度的、全面的研究結果。

報告顯示,中國成長型AI企業數量龐大,能夠占到中國所有人工智能企業的九成,其覆蓋的產業領域日趨全面。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活躍的資本市場條件下,中國成長型AI企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些企業正在遭遇著必須經歷的“成長煩惱”。

“當前,AI在工業、金融、醫療、農業等場景應用中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各產業對AI需求的持續增長,對于體量相對小微的成長型AI企業而言,是發展的機遇,更是重重挑戰。”英特爾中國戰略合作與創新業務部董事總經理李德勝表示,從技術角度和產業角度來說,相較于行業頭部以及一些臺型AI企業而言,成長型AI企業必須掌握某細分領域的核心算法和技術能力,做到真正“吃透”這個產業,才能再言生存和發展。

報告指出,這些成長型AI企業主要面臨著包括人才、技術、產品方面的一些挑戰;在人才方面,缺乏人才聚集效應,人才結構不完善;在技術和產品方面,技術難以獲得突破,產品競爭優勢不明顯;在場景化落地方面,存在場景碎片化,定制化需求多,AI軟件方案橫向擴展不足等等問題。

李德勝認為,任何創新的企業都會遇到一些成長的煩惱,成長型AI企業在確立業務方向之時,不論是追逐需求熱點還是做更細分的垂直領域,這些“成長的煩惱”都將不可避免。“企業除了要具備核心AI人才、產品及技術能力之外,還必須有自己的造血能力。只有做到真正沉下心,把AI技術和產業真正結合起來創造出價值,才能真正解決生存和發展上碰到的難題。”

基于大量成長型AI企業的需求,英特爾公布了第五期AI百佳創新激勵計劃創新團隊名單,該計劃是英特爾基于創新加速器,推動更多智能應用落地,推動AI產業發展的舉措。據了解,新一期的16家創新團隊從300多家AI創新企業中篩選而出,總估值超過260億元人民

李德勝表示,英特爾攜手產業界做出《中國成長型AI企業研究報告》,意在希望憑借自身在產品和技術方面的全棧實力,同時發揮包括AI百佳創新激勵計劃在內創新生態優勢,更有針對地解決國內成長型AI企業的發展痛點,構建更加繁榮的 AI 產業生態。

科技日報記者 陳杰

關鍵詞: 成長型 AI企業 發展 痛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