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升級推動傳統基礎設施再生和可持續應用
近年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小到日常城市生活中的道路設施,大到肩負交通重任的橋梁和鐵路,我國的基礎設施已從傳統的鋼筋水泥逐漸向更安全、更高效及更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轉型。河海大學教授、物聯網工程研究所所長韓光潔博士等專家認為,數字化技術不僅能對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和賦能,還能幫助我們對這些基建數據以標準化的方式進行傳輸和可持續應用。
傳感器技術讓電網更穩定
電網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基礎設施之一,近年來正在持續升級以適應更多類型的可再生能源。據國際能源署統計,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中的份額為29%,較2019年的27%有所增長。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2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29.5%。然而,可再生能源為間歇式能源,不穩定性是其發展為全球電力主要來源的一大阻礙,特別是太陽能并不能每天24小時發光發熱提供電力,風能最大的時段往往是用電需求最低的夜間。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員Kyri Baker認為,傳感器技術的應用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越來越多的新型數據收集方法正在不斷涌現,這為利用數據信息優化電網基礎設施的設計和日常運行創造了新機會。”他舉例說,在電網中應用傳感器技術有助于在停電發生前,準確定位故障并預測問題,以避免大規模停電事故。基于在電網中收集到的歷史數據,則能夠幫助電網運營商確定需要升級的位置,或提前確認某一設備可能出現故障的時間。
5G助力智慧交通建設再上新臺階
今年3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針對自動駕駛出臺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而交通的智能化發展離不開車聯網的助力。得益于5G技術的加持,近年來車聯網建設正在不斷提速,為智能駕駛的發展創造利好條件。
IEEE會員Bilin Aksun Guvenc指出,5G技術使得車輛之間直接從車聯網進行實時協作感知成為可能,免去了在道路上額外安裝傳感器的需求。他還認為,“5G技術還能應用于道路的預測性維護,使得車輛傳感器數據和車輛運動的數據能夠被及時發送到中央服務器上,幫助我們確定道路和基礎設施的問題并加以維護,使道路的使用壽命盡可能延長。”
隨著新基建的加速,數字技術正在更大程度地集成應用到基礎設施建設上,形成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IEEE高級會員韓光潔教授也提醒說,安全性和高效性始終是推動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時最不可忽略的兩個標準。對于大多數基礎設施來說,其功能和用法都需要符合生活方式的運行邏輯,從而能夠被不斷再利用。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去年社保“成績單”亮眼 社保基金監管再戴“緊箍咒”
“冰雪保險”討論度升溫 購買此類產品時需看清投保須知
我國重疾險發展迎來較大挑戰,多因素致銷售增長遇瓶頸
排行
最近更新
- 數字化升級推動傳統基礎設施再生和可持續應用
- 【暖洋洋】金谷社區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第三年中期評估會議圓滿結束
- 環旭電子助力客戶推出邊緣AI計算服務器
- 經信委領導率隊調研沖程武陵山區數字鄉村項目
- 安徽9名球員入選新一屆女手國家隊
- 去年全省共接種疫苗1.19億劑次
- 不負春光,善育生命——北京市經開區亦莊中心幼兒園主題開園典禮
- 2022安徽省考已有4萬余人報名
- 質子治療臨床試驗取得新突破
- 中國科大制備出大面積天藍光鈣鈦礦LED
- 禹洲集團:實現超過本金總額95%的舊債券的展期
- 高盛稱美國國債市場的流動性正在惡化
- 廣東將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 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 mamain移動母嬰室走進萬達廣場,小小空間關愛無限
- 共畫最大同心圓!“國家首批罕見病目錄影響力評估”報告會圓...
- 沈南鵬兩會提案:聚焦科技創新與科研突破 涉及綠色低碳、腦...
- 輪動行情如何把握節奏?兩會熱點領域或反復活躍
- 全球化大勢下 俄烏局勢惡化令美國企業亦受牽累
- 俄烏危機下原油市場“陣腳大亂”?高盛:油價風險仍被低估
- 濱江服務預期去年歸母凈利同比增超40% 增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中華驕子?共向未來————著名藝術家趙文生致敬冬奧
- 全國多地有力推進冬油菜田間管理 全力夯實油菜豐收的基礎
- 走向世界的國際藝術大師——沈安良
- 蘇錫通園區涌現建設熱潮 加速培育壯大新動能
- 進擊華南!問道發布全新戰略,九五之尊加速邁進高端陣營
- 浙江桐鄉實行農業投入品全周期管理 推動農業發展綠色轉型
- 如何消除“開學恐懼癥”?心理調試很關鍵、身體鍛煉不能少
- 到希望的田野去——茂名銀保監分局引導金融服務上山下鄉
- 打造“自由與責任”的企業文化
- 記者觀察:新風口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