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
3月23日,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舉行,這標志著四川省首個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正式落地成都高新區。作為醫藥健康領域全國唯一獲批的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的落地,將助力區域產業建圈強鏈發展,進一步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搶占全球醫藥健康戰略領域制高點。
搭建四大產業創新平臺
帶動精準醫學產業產值規模超1000億元
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是國家重要的三大創新平臺(產業、技術、制造業)之一,采取企業主導、院校協作、多元投資等新模式,通過整合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構建高效協作創新網絡,在戰略性領域開展顛覆性技術創新、先進適用產業技術開發推廣應用、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研發供給、高成長型科技企業投資孵化,在1個領域只布局1個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此次落戶成都高新區的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是醫藥健康領域唯一獲批的國家產業創新中心。
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牽頭,聯合精準醫學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科技服務和投資機構共同發起組建,2021年7月獲批“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并于今年1月19日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為“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內容包括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精準評價3個關鍵共性技術平臺,1個精準醫學戰略資源庫支撐平臺,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形成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初期總投資10.52億元,由成都華西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
活動現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都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等政、產、學、研、資五方合作共建單位分別簽署了《共建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合作協議》,共同合作建設“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項目。
預期未來3-5年,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將有效整合精準醫學行業各類創新資源,在細胞治療、腫瘤靶向新藥和疫苗研發、醫學3D打印和人工智能等重點技術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并面向行業領域提供公共技術服務,匯聚產學研合作單位600家以上,取得重要自主知識產權1000項以上,帶動精準醫學產業產值規模超1000億元。
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的落地,將助力區域產業建圈強鏈發展,進一步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搶占全球醫藥健康戰略領域制高點。
加速建設重大科創平臺
助力生物醫藥產業建圈強鏈
此次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的獲批,將為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提供重要平臺和發展機遇。
關鍵技術平臺建設是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一環,而完善的企業平臺服務體系則是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硬核”營商環境的核心。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按照“全鏈條、全周期、全服務”理念,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已累計導入國家平行實驗室、先導藥物萬億級DNA新藥篩選平臺、華西海圻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等99個功能型平臺,已初步形成從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注冊申報→規模生產→市場營銷的全生命周期創新服務體系。
成都華西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自項目籌備以來,成都高新區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不但提前在成都前沿醫學中心為項目預留了載體,還在項目策劃、人才引進、項目投融資方面主動提供服務,加快項目入駐運營進度,為精準醫學中心技術轉移轉化及產業化做好各類服務。
該中心入駐的成都前沿醫學中心,由成都高新區和四川大學合作共建,聚焦精準醫學、再生醫學、3D打印與器官修復等領域的創新研究,開展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致力于打造成為成都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新極核和策源地。
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推進中心創建工作,整合多方資源,通過優化平臺管理運營、招商培育等,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同時,積極爭取天府錦城實驗室等更多國家級創新平臺落地,有力支撐成都市生物醫藥產業建圈強鏈發展。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五大上市險企披露前兩月保費 四家險企同比均增長
天津嚴打社保“代繳”“掛靠” 嚴重的將影響個人征信
分紅險投訴多發 直指夸大收益、退保面臨損失巨大等問題
排行
最近更新
- 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
- 咸寧高新區:凝心聚力抓項目 奮力奪取“開門紅”
- 廣州市應急管理局開展汛期前 應急通訊保障訓練
- 銅陵剛剛通知:恢復 但有要求!
- 平頂山高新區尼龍新材料產業園區開展科技創新人才體系建設活動
- 雙色球大獎雙發 合肥阜陽齊中獎
- 為什么此次黑匣子主要靠目視找尋?
- 重慶交巡警曝光2月高風險運輸企業
- 廣州高新區:制度改革釋放新型研發機構科創活力
- 統計局:3月中旬煤炭7種產品較上旬均有上漲
- 融創債務展期僅針對4月到期剛性債務,并非全面展期
- 懷寧縣清河鄉:制定幫扶措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 蚌埠高新區多措并舉成功創建安徽省質量強區
- 懷寧經開區開展綜合整治,扮靚園區“顏值”
- 傳融創40億債券擬展期,僅針對4月到期剛性債務
- 數據:自2021年10月下旬以來有2634億枚SHIB被銷毀
- 融創正推動一筆40億元可回售債券展期 孫宏斌個人提供擔保
- 南京發布“十四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引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
- 揚州商標業務受理窗口運行 基本實現日常業務受理的全覆蓋
- 華潤啤酒成凈利潤最高啤酒企業:2021年高達45.87億增119.1%
- FDA通報雅培涉事奶粉工廠部分區域檢出致病菌,存質量控制缺陷
- 無錫錫山區推動稅費優惠落地見效 為制造業發展增添底氣
- 無錫推出38條措施壯大市場主體 提升企業發展質量
- 三部門叫停金箔類食品 嚴打“食金之風”遠離拜“金”主義
- 徐連兩港“鐵路箱下水”新模式運行 提高鐵海聯運平臺保障能力
- 穩量科技創新服務模式,幫助學員快速成長
- 硒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北京硒酒誠邀全國加盟商攜手共贏
- 前兩月江蘇進出口值增長15.1% 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加大
- 90后群體成國貨消費的中堅力量 Z世代群體的消費偏好更為跳躍
- 南京餐飲企業推出線上點單、外賣服務 保住城市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