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中國煤炭科工24小時“安全管家”上線運行 礦井安全信息盡在掌握

管理人員坐在辦公室,便可對井下情況一目了然;輕點鼠標便可實現礦井自查自評、各礦季度考評綜合評比;一鍵啟動便可生成相關報表。近日,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常州研究院負責的“綜合安全生產智能管控平臺”項目在皖北煤電集團上線試運行,智能化一體化綜合安全生產信息化領域邁出堅實一步。

?

智能“小幫手” 煤礦生產提質增效

以前,礦井自查自評、季度考評等都需要抵達現場,一方面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疫情防控。

現在,公司管理人員通過平臺“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 模塊,檢查各煤礦上傳的資料并結合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評分標準進行線上自動打分,開啟“云辦公”模式,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響應疫情防控要求。

以前,三位一體系統和生產調度系統無消息推送,無法對井下情況及時了解。

現在,平臺針對隱患驗收不合格、延期處理、隱患逾期、風險管控不到位、每日/月原煤產量預警等信息,開啟“精準推送”模式,將消息推送至相關人員,滿足集團到煤礦各級對安全生產監管實時性要求。

以前,需人工制作相關報表,耗費時間,存在人工計算誤差的可能。

現在,平臺可通過數據智能拽取自動生成調度日報、月報和季度考評等相關報表,開啟“一鍵生成”模式,節約時間減少錯誤率,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數據可視 做風險“監察官”

以前,相關數據信息主要靠機運、通防、生產、安全等專業部室從相關監測監控系統中人工提取,調度匯總后上報給相關領導,效率低、數據信息孤立,并且缺乏風險關聯性。

現在,平臺以“安全風險數據”為中心,融合安全監控、人員定位等監測系統風險數據、企業風險庫、隱患等管理數據以及相關視頻監控,以列表及圖形方式實現各類風險的在線監視及風險等級動態可視化,使集團及煤礦對安全風險“看得到、管得著、控得住”。

該平臺充分發揮信息化在安全生產、調度運營、基礎管理等工作中的支撐作用,有效實現多元產業協同及“集中調度、垂直管控”目標,具有“高度集成、綜合應用、自動識別、預測預報、智能決策”等功能,提高了整體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了安全生產運營風險防范化解及應急處置能力。未來,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常州研究院將秉持安全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 安全生產 中國煤炭 科工集團 科技創新 監測系統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