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我國首座海上可移動自升式井口平臺投產 突破海洋邊際油田開發壁壘

記者4月8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座海上可移動自升式井口平臺“海洋石油163”在北部灣海域正式投產,助力潿洲12-8油田東區實現經濟有效開發,標志著我國海洋邊際油田開發能力取得新突破,對推動海上油氣增儲上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邊際油田通常指規模小、儲層薄、物性差的中小型油田或地層構造復雜及地處邊遠的油田。這類油田往往因經濟效益評價較差或達不到盈利目標,其儲量采用常規開發模式難以動用。潿洲12-8油田東區距離潿洲島約31公里,儲量規模小、油層厚度薄、原油粘度大、預測采收率低,是典型的開發成本高、投入產出比低的邊際油田,發現20多年來難以開發。

“我們緊緊抓住經濟性這一關鍵因素,針對海上邊際油田的特點,創新提出‘移動式+一體化’的開發模式,自主設計建造‘海洋石油163’平臺并成功投產,實現了潿洲12-8油田東區的經濟有效開發。”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勘探開發部經理范彩偉告訴記者。

“移動式”是指使用可移動的采油平臺對距離現有生產設施較遠、儲量規模較小、產能高、生產周期短的小斷塊油田快速逐個開采,通過工程設施的重復利用,分攤降低單個油田開發成本。“一體化”主要通過應用平臺租賃、平臺租金與油價關聯、鉆完井總包服務、鉆完井費用與油價關聯以及溢產分紅等商務模式,最大程度提高項目的經濟性。

與傳統的固定式導管架井口平臺不同,“海洋石油163”平臺具有可升降、可移動、可重復利用的特點,被業內形象地稱為“小蜜蜂”。“在完成當前開發生產任務后,平臺可通過升降系統降至海面,用拖輪拖至新的作業地點繼續使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裝備利用率,大幅降低油田開發成本,是開發邊際油田的利器。”“海洋石油163”平臺長黃鵬介紹說。

“海洋石油163”平臺是一座集生產生活為一體的四樁腿自升式井口平臺,也是我國首座海上可移動自升式井口平臺。該平臺長約81米、寬44米,甲板面積相當于6個籃球場大小,總重量達7000余噸,設計壽命為25年,作業最大水深45米,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100%,具備自主修井的能力和井口支持、原油生產、原油計量、油氣水分離、生產水處理、注水、原油管輸等作業功能。

據了解,潿洲12-8油田東區高峰日產原油約1300噸,累計可增產原油超80萬噸。該油田的成功開發,突破了海洋邊際油田難以開發的壁壘,意味著我國“蜜蜂式”采油模式技術體系走向成熟,對提升我國海洋邊際油田開發能力,“解鎖”數億噸難動用儲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片由中國海油提供)

關鍵詞: 海洋石油 開發成本 重復利用 經濟效益評價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