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衡陽高新區:“四區同創”打造高質量發展標桿

金戈鐵馬聞征鼓,踔厲奮發啟新程。

衡陽高新區俯首躬行“中心化”進程,近日正式出臺“聚力中心化攻堅年”行動方案,明確今年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大力推進“三強一化”建設,奮力創建先進制造示范區、科技創新引領區、開放合作先行區、共享發展樣板區,打造高質量發展標桿。

衡陽高新區錨定“聚力中心化攻堅年”行動目標:制造業引領工業強基進位,數字經濟新優勢全省領先,有效需求持續釋放,開放格局不斷擴大,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取得實質性突破,GDP、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外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在衡陽全市全面爭先進位。

聚焦“兩主一特”——創建先進制造示范區

衡陽高新區將按照“發展千億產業、百億企業、十億項目和百億產業、十億企業、億元項目”的要求,爭取推動制造業增加值增速12%以上,制造業投資增速30%以上且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5個百分點以上,制造業稅收增速高于全部稅收5個百分點以上。

全力布局發展“兩主一特”產業。圍繞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兩主一特”產業,培育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和產業;不斷補鏈延鏈強鏈,加快構建百億級產業集群;大力實施制造業倍增行動,強力提升制造業經濟的規模、質量和效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支撐。

全面創建“五好”園區。緊扣“五好”園區建設目標,擦亮國家級高新區金字招牌,重點開展規劃布局、產業提質、招商引資、創新驅動、人才引育、金融服務、政策引導、機制創新、環境優化、綠色安全等十大重點工作,落實好“園區事園區辦”賦權承接、“項目投資履約”監管機制,加快推進5G生態產業園、豐家洲文創園等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力爭園區年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5%以上,實現技工貿收入達1500億以上,園區稅收收入增速17%以上,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5%以上。

全速培育市場主體。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工程,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爭取全年凈增市場主體4892戶以上,其中凈增企業3100戶以上,凈增“四上”企業135家以上,凈增高新技術企業86家以上。發揮企業上市輔導中心作用,對接引領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力爭新增上市公司1家。

全景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實施數字經濟“領頭雁計劃”,聚力推進衡州大道數字經濟走廊建設,加快實施高新移動互聯網總部基地、聯通衡陽大數據中心、南華智能制造科技產業園、蘑菇車聯智能網聯汽車科技產業園、鐳目科技研發平臺等數字經濟示范項目,爭取數字經濟稅收增速達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以上。

攻克技術壁壘——創建科技創新引領區

衡陽高新區將用好國家創新型城市和“科創中國”試點城市政策,協助市科技局建設衡陽科創港,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8.5%以上。

引育創新人才。深入實施“人才雁陣”行動計劃,引育高層次人才及團隊,著力吸引一批海內外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引進一批產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和產業技術工人,培養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礎研究人才。建立“卡脖子”技術人才需求清單,完善靶向引才、專家薦才機制。抓好創新人才集聚,進一步拓展招才引智渠道。

壯大創新平臺。大力支持創新平臺提升工程,篩選條件成熟的市級科技創新平臺進行點對點培育和指導,晉級省級創新平臺,省級創新平臺晉級國家級創新平臺,力爭新增省級及以上科創平臺5家以上。

實施科技攻關。加快實施新一代光子晶體光纖陀螺等科技攻關項目,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以攻克技術壁壘為目標,構建“政產學研用”協調聯動的創新群落,爭取專利授權量排名城區前列。

提檔升級平臺——創建開放合作先行區

衡陽高新區將依托國家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優勢,構建進出口貿易、跨境電商、保稅加工、保稅物流等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建成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提檔升級跨境電商平臺和保稅物流平臺,積極融入湖南自貿片區,推動創新聯動區發展,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體現新擔當。積極對接央企戰略投資轉移,培育引進企業總部或第二總部,力爭引進“三類500強”企業6個,實際使用外資總額增速41.5%以上,引進內資總額增速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速22%以上。

同時,衡陽高新區將著力推進和深化平臺公司轉型、企業服務“五賦”機制、園區管理體制、深化“放管服”、財稅預算體制等重點改革行動,推出更多體現高新特色、形成高新亮點、創造高新經驗的改革創新舉措,以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爭取年度真抓實干激勵省表彰居全市園區前茅。

鍛造“三大中心”——創建共享發展樣板區

衡陽高新區著力建設高品質新型園區,鍛造區域性消費、教育、醫療中心。

提升園區品質和能級。實施“斷頭路”清零行動、片區開發、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雨污分流改造、城市防洪保護圈、智慧停車管理系統暨公共停車場、醫療中心、教育中心等城市能級和品質提升工程,爭取建筑業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市前三,建筑業全口徑稅收增速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促進消費擴容提檔。大力推進消費迭代升級,推動實施新型消費商圈、“老字號”提升、“夜經濟”“網紅經濟”、本土直播電商、文旅融合新業態等,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排名全市前三,第三產業全口徑稅收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攝影:李西 羅盟 李育建)

關鍵詞: 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 改革創新 保稅物流 第三產業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