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研究 > 正文

重點聚焦!廣州黃埔“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


(資料圖片)

有“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農業科研工作者,有“夢里尋他千百度”的創業領軍人才和企業科學家,有“深藏功與名”的基層科技教師……7月14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最美科技工作者”座談交流會,對當選“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黃埔科技工作者進行表彰。

2022年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最美科技工作者”上臺接受榮譽證書。李劍鋒?攝

今年3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啟動了“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活動,經廣泛發動、組織推薦、資格審核、專家遴選、結果公示等程序,產生了10名2022年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最美科技工作者”,5名2022年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人。經逐級推薦參評,李建武、張賓獲評2022年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李建武、張賓、楊琴、尹良紅獲評廣州“最美科技工作者”。

此次遴選的“最美科技工作者”長期奮戰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科研與科普一線,在前沿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攻關、重大成果轉化、學科人才培養、科學普及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獲評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李建武博士是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副研究員。這位喜歡下田的“85后”,大學畢業后一直在袁隆平院士身邊從事超級雜交稻高產栽培及生理生態研究工作。作為項目主要執行負責人,李建武參與了我國超級稻攻關第四、五期研究,在雜交水稻高產栽培與示范方面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為雜交水稻畝產屢破紀錄作出貢獻。

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納米復合涂層項目組組長劉福春獲評黃埔區“最美科技工作者”。他曾先后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發明納米氧化物濃縮漿,解決了納米氧化物粒子的不易分散難題。面對大灣區制造業需求,他帶領一支雙創團隊在黃埔成立面向新一代水性樹脂的孵化公司,實現進口產品替代,將滿足廣東省內1萬多家涂料相關企業的產品更新換代,有力推動廣東乃至全國工業涂料技術向綠色化、功能化、高性能、高質量的變革。

埋首深空探測,投身航天事業。獲評黃埔區“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廣東大灣區空天信息研究院總工程師周斌,先后擔任了嫦娥三號測月雷達第一副主任設計師、嫦娥四號測月雷達主任設計師、嫦娥五號月壤結構探測儀主任設計師、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主任設計師。

近年來,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始終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支撐,科技創新能力位居全國開發區第一。該區堅持產業鏈與創新鏈雙鏈驅動、雙鏈互動,加快打造“2+3+N”戰略科技創新平臺集群,匯聚形成服務灣區、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戰略科技力量。同時,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出臺“專精特新10條”“人才10條”“知識產權10條”等專項政策,加快建設知識城國際人才自由港,實施“四縱四橫”人才戰略,實現人才“就地就業”、成果“就地轉化”。在黃埔,“打造距離成功最近的地方”已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故事。

“‘最美科技工作者’這個沉甸甸榮譽稱號,屬于黃埔區廣大科技工作者。我和他們一樣,感謝黃埔區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全套的政策支持和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劉福春說,在黃埔區的大力支持下,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的建設發展如火如荼,成為科創“黃埔速度”的一個縮影。

關鍵詞: 科技工作者 廣州開發區 科技創新 技術創新 雜交水稻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