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速看:科技支撐濕地生態保護及國際履約論壇召開
(相關資料圖)
11月12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東道國活動“科技支撐濕地生態保護及國際履約論壇”成功召開,論壇于北京、武漢兩地分設會場。論壇由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學技術司共同指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辦、湖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協辦,開幕式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主持。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涂瑞和在開幕致辭中指出,過去10年來,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濕地的決策部署,濕地保護的力度得到進一步強化,濕地數量和規模明顯擴大,水質總體呈向好的趨勢,濕地的生態狀況總體得到改善。其中積累的經驗、良好的實踐,以及能夠體現全球引領性的做法,將會通過這次會議的舉辦分享到全球,進一步提升社會各界對濕地在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重要性的認識,有利于將濕地保護的工作往更廣泛更高層面推進。
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傅小鋒指出,濕地的生態狀況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直接關乎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十三五”以來,科技部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實施投入了約1.2億元的研發經費,圍繞濕地保護修復,部署實施多個重點研發項目,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濕地生態保護的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提供了強大的科技助力。未來濕地科技發展應著眼于蓄力研究濕地助力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途徑、充分提供促進不同部門協同發展的科學依據、大力加強健康濕地及其重要價值的科學普及等3個方面,繼續為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學技術司司長郝育軍強調,中國政府對濕地生態保護修復高度重視,近十年來,在立法保護濕地、完善濕地保護修復制度體系、推動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濕地國際履約和相關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提升濕地保護修復科學水平,國家林草局不斷加強濕地科技創新,在平臺布局、科學研究、新技術推廣、標準制定以及科普宣傳等方面全力推進,濕地保護修復科技創新能力日益增強,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區域性濕地長期定位觀測網絡,首次發布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質量定位觀測研究報告—濕地篇》,印發實施了《濕地領域標準體系》。今后將加快構建濕地科技創新體系,為科學推進濕地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林科院院長儲富祥表示,中國林科院設有我國首個專門從事濕地研究的科研機構——中國林科院濕地研究所,編制了我國首部濕地管理的行業標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規范》,并在我國首次建立起濕地恢復技術體系,為全國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需求的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目前全院有三個研究所在開展濕地科學研究,涉及濕地恢復、濕地生物多樣性、濕地與氣候變化、紅樹林保護等20余個研究領域。國家林草局在中國林科院建立了中國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絡中心,中心編制了全國濕地定位觀測站發展規劃。依托中國林科院建設了四川若爾蓋、海南東寨港、北京漢石橋等7個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覆蓋了幾乎我國所有的重要濕地類型。研究成果編寫為科普作品,推廣和普及濕地科學知識,助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林科院編寫的《濕地北京》系列作品填補了我國濕地領域科普的空白,提升了全民濕地保護意識。
為進一步凝聚科學共識、加強科技合作、共同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中國林科院攜手中國科學院、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美國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等國內外機構的濕地科學家起草完善并發布《強化濕地保護管理科技支撐全球倡議》。
本次論壇上,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教授、2022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專家科林?麥克斯韋?芬列森介紹了《倡議》起草的背景、初衷和修訂完善工作過程,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獲獎專家、2022年度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卓越獎獲得者、中國林科院副院長崔麗娟研究員宣讀了《倡議》,宣告《倡議》的正式發布。
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教授科林?麥克斯韋?芬列森、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院長楊桂山、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院長黃凌風和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武海濤,分別圍繞“濕地概念的演變”“中國湖泊濕地演變與治理保護研究”“中國濱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及廈門筼筜湖案例”“沼澤濕地近自然恢復關鍵技術與應用”等4個主題,探討了不同類型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保護修復的重要科技進展,并提出了相應的系統治理建議,為今后科技助力濕地生態保護啟發了新的思路。
圍繞“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濕地保護與恢復”主題,主持人崔麗娟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駐華代表張琰、湖北省林業局副局長宋叢文、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院長黃凌風、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武海濤等4位專家開展了訪談對話,從國際組織、管理部門、學術界等不同視角,就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理念的設計初衷、構想、在濕地保護方面的實踐等進行了交流分享。
(中國林科院供圖)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遼寧擴大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范圍 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增額終身壽險成銀保市場上的黑馬 中途退保恐會損失保費
保險公司紛紛探索轉型之路 聚焦細分業務、推出新產品
排行
最近更新
- 當前速看:科技支撐濕地生態保護及國際履約論壇召開
- 2022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將在成都舉行
- 快資訊:黑龍江省企業“創新達人”宣講活動在哈爾濱舉辦
- 資訊:寧夏新材料產業:企業技術有需求 解決方案“云”上來...
- 當前關注:用激光造福人類
- 全球即時:光物融合—PoE智能健康照明
- 環球即時:數智驅動,全程賦能——助推人才事業高質量發展
- 用心聯接空間 創造極致飛行
- 【全球新視野】捍衛生命,防患未然
- 【新要聞】招商蛇口13.6億元公司債利率擬定為2.75% 品種二取消發行
- 全球球精選!惠譽預計武漢商貿集團將繼續獲政府支持 展望穩定
- 不入耳耳機到底有多香?體驗升級,拒絕耳道不適
- 要聞:怎樣才能把珍珠與奶茶一起喝完?
- 8mm吸管能喝珍珠嗎?
- 環球微動態丨海鮮可不可以與水果同食?
- 鮮百合的吃法和儲存?
- 冬季鮮百合怎樣保存?
- 中國銀行保險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擬申領新聞記者證人員名單的公示
- 山東金鄉農商銀行助推“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 高唐農商銀行念好運營管理“三字訣”
- 環球觀熱點:新能源車的盡頭是降價?
- 微頭條丨日照農商銀行貼心服務新市民
- 歌爾不是歐菲光!作為“盟主”領銜組建虛擬現實國家隊!砍單...
- 快消息!抗炎飲食怎么吃?推薦這種飲食模式
- 高血壓診斷標準變了!趕緊對照自查→
- 小電驢比你還“怕冷”!記住這三點,冬天續航就上來了
- 全球信息:碧桂園擬配售14.6億股籌資凈額約38.7億港元 較11月...
- 當前快播:億達中國前10月合約銷售金額同比減少56.33% 單月...
- 佛跳墻9.8元還包郵,預制菜“雙11”銷量暴增背后魚龍混雜、利...
- 全球觀速訊丨中國建筑前10月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14.1% 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