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最新資訊: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項目啟動開工建設


(資料圖)

12月19日,位于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的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項目開工,先行啟動基地大門區域及西側P3生態停車場建設。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2000畝,擬建設成為集大熊貓繁育、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示范基地,建成后將面向公眾開放。

大熊貓被稱為我國的“國寶”,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是生物演化的“活化石”,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大熊貓歷來得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在我國對外交流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很多國際國內組織,大型活動都將熊貓元素融入其標志標識當中。

建設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項目的籌建工作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北京市政府的領導下,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房山區政府、首旅集團具體負責,前期經過選址研究、概念性規劃方案設計、行業專家論證、規劃綜合實施方案編制等工作,目前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建成后的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將成為全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地、大熊貓國際交往平臺、特色科普與研學目的地。基地建成后,能夠充分發揮首都專業科研資源優勢,對推動大熊貓種群異地保護、促進大熊貓科研繁育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成為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的示范窗口。

據介紹,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之所以選址在房山區青龍湖西岸,主要是因為經過專家的考察和論證,青龍湖鎮生態本底優越、山水林田湖草要素齊備,且已建成萬畝森林公園,適合作為大熊貓種群在北京地區的繁衍、棲息地。從交通角度看,青龍湖鎮毗鄰西六環,距離天安門約1小時車程,便于物資運輸、人員交往等相關工作的開展。

據了解,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充分利用場地現狀地形特征,初步規劃為南、北兩個區域,并劃分為大熊貓文化交流中心及科研辦公、大熊貓實訓基地、熊貓嘉年華等不同主題區域。通過合理布局外事服務、科研繁育、科普展示等功能,滿足國際交流、大熊貓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的不同要求,實現基地的高效運轉。項目建設過程中,將遵循最小化干預自然環境的原則,通過與現有生態基底有機融合,結合氣候、土壤的變化趨勢,同時根據大熊貓及伴生動物的原始生境對植被進行局部改良,提升基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確保基地成為首都特色魅力品牌和低碳發展綠色名片。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關鍵詞: 繁育基地 青龍湖鎮 生物多樣性 野生動物保護 園林綠化局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