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中國天眼”精細刻畫快速射電暴的偏振特征


(相關資料圖)

通過分析中國天眼(FAST)的觀測數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的科研人員發現,重復快速射電暴的少量爆發存在圓偏振輻射特征,且圓偏振度最高可達64%。如此高的圓偏振度說明,圓偏振可能產生于極端磁場環境中的法拉第轉換,或是快速射電暴源的本身特征。相關研究成果12月26日發表于《科學通報》。

快速射電暴(FRB)是宇宙中射電波段最強烈的爆發現象,其輻射機制與起源則尚未可知。自2007年人類發現第一例快速射電暴,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600例快速射電暴被探測到。

作為電磁波的基本屬性之一,偏振攜帶著光源本身的輻射特征以及光線傳播環境的關鍵信息。“一般的光源,包括白熾燈和大多數恒星例如太陽,屬于非偏振光源,而幾乎所有重復爆發的快速射電暴都曾被探測到線偏振,但圓偏振較為罕見,此前只報道過一例重復暴FRB20201124A中有圓偏振。”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說。

FRB20121102A是第一例被發現的重復暴。而FRB20190520B是中國天眼“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發現的首例持續活躍重復暴。李菂說:“作為數百例快速射電暴中為數不多的兩例擁有射電持續源(PRS)的快速射電暴,它們可能代表了特殊的起源或者特殊的演化階段。”

通過深度觀測,中國天眼捕獲到這兩例快速射電暴的極端活躍期,從而積累了大量寶貴觀測數據,使得研究人員可以精細刻畫動態宇宙中這一神秘現象的偏振特征。

系統分析FRB20121102A和FRB20190520B的觀測數據后,研究人員發現這兩個重復暴均有不到5%的少量爆發存在圓偏振輻射特征。這一發現,將有圓偏振重復暴的樣本數量從1例增加到3例。

李菂表示,作為為數不多的活躍重復暴,FRB20121102A、FRB20190520B和FRB20201124A圓偏振的探測暗示,圓偏振可能是重復快速射電暴的共有特征。中國天眼精細刻畫動態宇宙的射頻偏振特征,將加深對于快速射電暴輻射機制的了解,有望最終揭示這一神秘天體物理現象的起源。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關鍵詞: 觀測數據 國家天文臺 研究人員 偏振輻射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