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環球速讀:西部(重慶)科學城人才資源總量同比增加40%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以更高視角、更大格局統籌謀劃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科創賦能,致力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

數據顯示,目前科學城已聚集420余名國家級人才,人才資源總量較建設初期同比增加40%,人才增速居重慶市第一。“抓人才就是抓發展,投資人才就是投資未來。”科學城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和明確的態度——

重慶高新區企業創新積分制平臺暨企業創新榜單發布會在科學城舉行。雷鳴 攝

破藩籬、激活力


(資料圖片)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2022年,科學城打破體制機制藩籬,加快推進市屬高校與新型研發機構共引共育高層次人才試點;深化“放管服”改革賦予科研人才更多自主權,吸引卞修武、段樹民、趙宇亮、董晨4位院士領銜的20個科研團隊入駐金鳳實驗室開展工作;實施優秀青年博士連續培養機制,落實博士博士后“1+3”全鏈條創新支持政策,人才連續培養支持經費市區疊加最高超200萬元;實施“一科三高”培育計劃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發展,推出全市首個線上“小巨人”培育平臺——“高新小巨人成長營”……

燕牌線纜,是一家從事線纜研發制造的專精特新企業,也是科學城“創新積分制”的試點企業。在提供抵押物的基礎上,再加上30分創新積分作為信用增信,燕牌線纜很快從中國銀行申請到了首筆1000萬元的“企業創新積分貸”。

這歸功于科學城試點的企業創新積分制,通過對企業創新能力進行量化評價,吸引各類創新要素向優質企業集聚。不僅如此,為鼓勵企業創新、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科學城率先試點實施《加快西部(重慶)科學城人才雙向離岸創新創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重慶市境外人才參加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考試目錄》……

科學城的實踐生動證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構筑人才制度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

2022年7月,近130名知名高校應屆畢業生合影。聯合微電子中心 供圖

搭平臺、聚人才

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

只有用好人才,才能成就人才、留住人才,助推科學城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自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的王巖教授,是金鳳實驗室第一批雙聘制PI,被認定為“金鳳凰”杰出人才。他說:“為更加有效地向金鳳實驗室入駐人才提供精準服務,科學城結合各類人才尤其是兼職人才的實際需求,出臺了‘金鳳凰’兼職創新和創業人才專項認定標準,給予我們科研項目、創業場地、融資貸款、住房保障、政務服務等多項政策支持,并且主動上門開展人才認定和政策兌現服務,這樣高效、科學、優質的服務,無疑為各類兼職開展工作的引進人才吃了定心丸,讓我們可以心無旁騖、鼓足干勁鉆事業。”

與此同時,金鳳實驗室、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滬渝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大平臺,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超瞬態實驗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系也在加速建設和完善;打造全市首個“大學生創新創業一件事”平臺,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154個……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截至目前,科學城核心區已集聚國家級研發機構20個,市級研發機構303個,吸引集聚國家級人才超420人,3萬余名高校畢業生就業科學城,人才資源總量同比增加40%,人才加快集聚、引領創新發展的效應正在凸顯。

人才引得進重要,但留得住更關鍵。30萬方國際人才社區一期主體工程已完工,12個人才公寓項目7000余套人才公寓建設如火如荼,總投資50多億元的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科學城院區正式開工建設,巴蜀科學城中學、川外科學城中學等一批優質校園陸續開學……小科抖了解到,為了讓“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名副其實,科學城不斷從安居保障、子女入學、健康療養、知識產權、創業孵化、企業培育、科技金融等多角度出臺政策,為人才提供“一站式”“貴賓式”“保姆式”服務。

回首2022,科學城科技創新有“平臺”、干事創業有“舞臺”,人才政策有“準度”、人才服務有“溫度”。展望未來,科學城真誠邀請各類英才、創新團隊,走進科學城、扎根科學城、建設科學城,與西部(重慶)科學城構筑“發展共同體”、結為“奮斗合伙人”,共同打造“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圖片來源:重慶高新區)

關鍵詞: 同比增加 科學中心 創新創業 人才公寓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