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短訊!硬核科技助力?重慶軌道復工摁下“快進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8日,在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6標兩江大道站-復盛站區間,龍門吊、叉車、裝載車等機械正不停運轉,設備錘擊聲與機器轟鳴聲相互交織,地下盾構機在工作人員操作下順利推進。目前,該項目100余名員工已全部到崗復工。

據悉,由中建五局承建、中鐵工服提供施工技術服務的兩復區間是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最長TBM區間,單線總長3105米,線路縱坡為單面坡,坡度分別為-37.5‰、-11.88‰,隧道埋深約10.3-70.9米。區間穿越回填區,下穿多處廠房建筑物。掘進面臨“交叉施工影響”“大縱坡安全隱患”“長距離施工降效”“單向坡竄漿”等難題。

動力分散式新能源電機車正在運輸砂漿和管片。鄭路/圖

“該區間正處于中后期建設的關鍵階段,”據中鐵工服項目負責人何雪美介紹,員工到崗后,項目第一時間召開復工大會,在資源調配、技術交底、安全施工、人員管理等方面做好系統部署,并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兩不誤。

據了解,針對項目坡度大,傳統電機車難以適應項目工況,中鐵工服首次采用自主研發的動力分散式新能源電機車,憑借“動力分散布置、雙制動、編組靈活、智能調度”等優勢,該設備即使滿載的情況下仍能輕松完成運輸任務,極大提高盾構掘進渣土處理效率,并降低溜車風險,在不增加機車軸重的前提下,相較傳統電機車可提升牽引力50%以上,節約動力能耗超過20%,爬坡能力可達50‰。

“目前,該列車已經助力TBM(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創下月進度432米的佳績?!敝薪ㄎ寰?5號線一期土建工程6標項目執行經理吳冬云表示,復工以來,由于運距較長,左右線平均每天共掘進21.6米,右線預計今年3月中旬貫通,左線預計今年3月底貫通。

此外,該項目還投用了抗管片上浮材料及同步注漿系統、智慧工地、智能安全帽等科技產品,確保項目高效、安全掘進。

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是重慶中心城區首條城軌快線,項目起于九曲河東站,止于兩江影視城站,線路全長約39公里,最高運行速度140公里/小時,該線路全線通車后,將實現西永、兩江、龍盛三大中心組團的直接聯絡,是串聯三大科技創新中心的聯絡線。

關鍵詞: 動力分散 中建五局 預計今年 科技創新 工程質量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