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熱推薦:我國科學家找到抑郁發(fā)生的重要“元兇”


(資料圖)

單胺缺乏是導致抑郁癥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賴仞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如社交失敗、慢性發(fā)炎等長期性應激壓力,可顯著上調脂多糖/內毒素結合蛋白(LBP)的表達,并抑制單胺合成,從而促進抑郁癥狀。著名國際期刊《免疫》發(fā)表了相關研究成果。

當今很多人處于精神亞健康狀態(tài),其中抑郁癥最為普遍,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到2030年嚴重抑郁障礙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

LBP抑制降低單胺合成并促進抑郁發(fā)生示意圖。 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目前臨床一線抗抑郁藥物的藥理機制幾乎都是抑制單胺降解或者阻止單胺重吸,但仍有50%左右的病人對這些藥物不響應?!辟囏鸾榻B,此外,這類藥物起效很慢,需要連續(xù)用藥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才起效。這意味著部分抑郁病人的根本病理機制在于單胺合成能力受阻、導致單胺本底水平低下,因此,即使服用阻止單胺降解或者重吸收的藥物,也無能為力。

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應激性上調的LBP蛋白,通過與多巴胺脫羧酶和多巴胺β羥化酶相互作用,可抑制單胺的合成,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等,在抑郁的發(fā)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抑郁癥小鼠模型中,通過這種相互作用進行干預,顯示出良好的抗抑郁治療效果。這些結果揭示,LBP蛋白對單胺合成的抑制,可能是部分抑郁癥病人單胺本底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

他們從蛋白組學分析結果中發(fā)現(xiàn),該蛋白在抑郁患者血清中差異表達上調,而且與炎癥因子的含量呈現(xiàn)正相關性,與單胺的含量呈現(xiàn)負相關性,預示著這類蛋白質在抑郁患者中與炎癥和單胺密切相關。

“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LBP蛋白是炎癥與單胺之間、中樞與外周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分子。這為未來抑郁的治療和診斷提供了新靶點和方向。”論文第一作者、昆明動物研究所方鳴謙博士說。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chuàng)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