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焦點訊息:大型鋼企齊聚上海,共探行業數字化突圍轉型之道


(資料圖片)

2022年,我國粗鋼產量10.13億噸,同比下降2.1%,連續第二年下降。全球鋼鐵市場低迷,燃料成本明顯上升,鋼材價格由升轉降,企業效益同比下降……鋼鐵行業如何應對這一嚴峻挑戰?3月21-22日,2023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聯盟年會暨第二屆鋼鐵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交流會在上海舉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表示,降本增效、提高生存能力是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選項。

“當前,房地產行業已處于相對低點,有望企穩并有所回升;現代化產業,如綠色能源、新興產業、高端制造業等,用鋼將明顯增長;擴大內需,也將有力帶動基礎建設的投入,使基建用鋼需求維持高位;還有家電、汽車消費,也有望帶來新的用鋼動能。”姜維表示,盡管在日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經濟社會風險點有所增多,但中國鋼鐵工業依然存在一些利好因素。

數字化、智能化有助于產品質量的改善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助力鋼鐵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已逐漸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大會現場,包括寶鋼、鞍鋼、首鋼等鋼企分享了各自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探索和成果。

寶鋼股份寶山基地副總經理陶樹貴在大會上介紹說,基于統一平臺,寶鋼股份目前已基本完成營銷、采購、研發等核心業務的數字化、網絡化,“我們為此投入的金額累計超過54億元,智能制造水平在國內鋼鐵行業處于領先水平。”

《鋼鐵行業智能制造及兩化融合評估報告》發布。中國寶武供圖

據鞍鋼股份數智發展部副總經理趙偉介紹,基于“集中一貫”的管理理念,鞍鋼目前在生產數字化層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在服務對象、需求動因、應用場景等5個層面進行深刻理解。

在寶信軟件技術總監叢力群看來,真正成為一個會思考的鋼廠是鋼鐵企業應該努力的方向,未來在制造過程中植入信息能力,可逐步實現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并借此重塑傳統制造業模式,“不過現階段實現這一跨越并非易事,需要行業企業在探索中總結經驗。”

此次大會還發布了《鋼鐵行業智能制造及兩化融合評估報告》。記者從現場獲悉,自2021年4月成立以來,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聯盟先后征集了330余項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方案,遴選出128項優秀案例形成《行業智能制造優秀解決方案推薦目錄》;推動編制完成《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工業互聯網與鋼鐵行業融合應用參考指南》《鋼鐵行業智能制造及兩化融合評估報告》。

截至2023年2月底,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聯盟已發布鋼鐵行業智能制造領域團體標準計劃109項,其中已完成發布團體標準48項,立項行業標準8項,先后組織十余場供需雙方技術交流會,在推動鋼鐵企業智能制造,構建上下游協同創新生態圈,推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