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公布?中醫藥古籍保護繼續加強|全球速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4月19日,國家中醫藥局、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等聯合制定印發的《“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公布。方案提出“加大中醫藥文化活動和產品供給”等12項重點任務,旨在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

方案提出,加強中醫藥文化時代闡釋,實施中醫藥文化精品圖書支持計劃;加強中醫藥典籍保護傳承,編纂出版《中華醫藏》;推動中醫藥博物館事業發展,建成國家中醫藥數字博物館。

根據方案提出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中醫藥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為優質豐富;打造一批中醫藥文化品牌活動、精品力作、傳播平臺;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提升至25%左右;中醫藥海外傳播半徑不斷延伸。

中醫古籍是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該如何保護和傳承?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陳榕虎表示,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想智慧和生命知識,蘊含著豐富的原創思維、獨特理論和實踐經驗,是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醫藥創新發展的不竭源泉。

陳榕虎介紹,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推動下,中醫藥管理局以“加強古典醫籍精華梳理和挖掘”為重點,實施了一系列中醫藥古籍保護、研究與利用的重大工程,構建起中醫藥古籍工作體系。

一是實施“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出版了416種中醫藥古籍。二是推進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華醫藏》項目,擬影印出版2289種經典醫籍,目前首批“養生卷”74種醫籍已經正式出版。三是實施“中醫藥古籍文獻傳承專項”等項目,致力于培養一批古籍整理研究的專業人才,制定一系列中醫藥古籍保護利用的規范和標準,同時也開展了40個病種的古籍文獻專題研究。四是利用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改善全國中醫藥行業古籍館藏機構的館藏條件,提升古籍保護能力,修復了一批破損的珍貴醫藥典籍,同步推進了古籍的數字資源建設,目前已建成“國醫典藏”等中醫藥古籍數字化平臺。五是完成了400余種海外中醫藥古籍的回歸整理和160余部少數民族醫藥傳統文獻的整理工作。

陳榕虎表示,2022年12月,為貫徹《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中醫藥管理局專門成立了“中醫藥古籍工作領導小組”,以統籌行業古籍工作,加速中醫藥古籍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為中醫藥文化弘揚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